百词典

《渔家傲(重阳日作)》

时间: 2025-05-09 03:01:04

诗句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04

原文展示:

渔家傲(重阳日作)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白话文翻译:

在宽广平坦的沙滩上,初秋的雁群缓缓落下。
黄花与浊酒,情意无穷无尽。
夕阳渐渐西下,秋天的黄昏也随之而来。
听人劝我,金色的荷花,别去诉说那满载的珍珠。
坐在岸上,年轻气盛的我,心情如同这岸边的气氛。
写诗时常把帽子掉落,习以为常。
在龙山嬉戏,仿佛是那日子里最快乐的燕子。
真是奇妙的景象。
在酒杯前,我未曾觉察风流已远。

注释:

  • 漠漠:形容空旷而模糊的样子。
  • 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 黄花:指菊花,因重阳节习俗而生。
  • 浊酒:指味道浓烈的酒,常用于抒发情感。
  • 金荷:金色的荷花,象征美好和富饶。
  • 真珠满:指珍珠般的美好事物。
  • 龙山:可能是指某座山名,象征自然风光。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有登高望远、祈求平安的习俗,与诗中提及的黄花、酒等元素呼应。
  • “坐上少年”: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常用于表现对青春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恕之,号若水,南宋时期的词人,政治家。因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兼具豪情与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古时重阳节是登高赏菊的节日,寓意长寿、团圆。诗中抒发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及对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重阳日作)》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受。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沙滩上初落的雁群,给人一种空旷而孤寂的感觉,隐喻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这一幅秋色图中,黄花与浊酒交织在一起,映衬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红日西沉,秋意渐浓,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通过“听客劝”和“金荷莫诉真珠满”等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浑然自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作者提到“尊前未觉风流远”,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漠漠平沙初落雁:描绘秋天的沙滩上,孤雁初降,象征离别与思念。
    2. 黄花浊酒情何限:黄花盛开,浊酒相伴,情感无尽。
    3. 红日渐低秋渐晚: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4. 听客劝:有人劝说,反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5. 金荷莫诉真珠满:金色荷花不需诉说其美,象征隐秘的美好。
    6. 坐上少年差气岸:年轻气盛,表现出青春的活力。
    7. 题诗落帽从来惯:写诗时的随意,突显个性。
    8. 戏马龙山当日燕:嬉戏于龙山,象征快乐的青春时光。
    9. 真奇观:感叹生活的奇妙。
    10. 尊前未觉风流远:在酒杯前,未曾意识到风流已远,体现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荷”暗指美好事物。
    • 拟人:如“黄花浊酒情何限”,赋予花与酒以情感。
    • 对仗:如“听客劝”和“金荷莫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 漠漠平沙:象征孤独和思索。
  • 黄花、浊酒: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浓烈的情感。
  • 红日、秋晚: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金荷、真珠: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 D. 兰花
  2.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指哪一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3. “漠漠平沙初落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荒凉的沙滩
    • C. 热闹的集市
    • D. 绿意盎然的山谷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
  • 《秋夕》 by 杜牧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乡愁,而陈亮的《渔家傲》则更多表现出个人的青春与自然的感慨,二者虽然同在重阳节,但情感基调各异,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转应曲 转应曲·寄阿尾 转应曲 村社 转应曲 转应曲 其一 春雨 转应曲 转应曲 其十四 转应曲 其十三 转应曲 其十二 转应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旗开得胜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尢字旁的字 窥观 衣字旁的字 死败涂地 刊删 以德报德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虎字头的字 灰不溜丢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薅锄 厂字头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曰字旁的字 恢怪 饮水忘源 包含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