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6:01:34

诗句

落日琴冈路,秋风练水潮。

寄书迟远道,拔剑舞中宵。

当世自饥溺,此行何寂寥!

阳明碑下过,大树影萧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01:34

原文展示:

落日琴冈路,秋风练水潮。
寄书迟远道,拔剑舞中宵。
当世自饥溺,此行何寂寥!
阳明碑下过,大树影萧萧。

白话文翻译:

落日时分,琴冈路上,秋风吹拂,水面波潮涌动。
寄来信件却迟迟未到,夜深时我拔剑舞动。
此时世间困苦饥饿,此行何其孤寂!
经过阳明碑下,树影摇曳,显得萧条。

注释:

  • 琴冈路:琴冈指的是一个山丘,或许与音乐、文人文化有关。
  • 练水潮:练水是指柔和的水面,潮则是指水波,意在描绘秋天的水景。
  • 寄书迟远道:书信寄出后,长途跋涉,仍未送达,表达一种思念与孤独。
  • 拔剑舞中宵:夜深时拔剑舞动,象征着对困境的反抗与不屈的精神。
  • 阳明碑:指的是阳明王,可能与历史人物王阳明有关,碑下的孤寂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影萧萧:树木的影子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是清代的诗人、书法家,出生于福建省。他的诗作多以爱国情怀、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豪放而又不失细腻。丘逢甲在晚清时期经历了国家动荡,深感忧虑,因而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带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作者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中透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丘逢甲的《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落日余晖下的琴冈路,秋风习习,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萧瑟的氛围。随着寄书的迟迟未到,诗人的心中愈发感到孤独和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与世隔绝的无助感。

“拔剑舞中宵”一句尤为引人注目,既展现了他与环境的抗争,又在夜色中彰显出一种豪情,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更为深刻。在“当世自饥溺,此行何寂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当世人们困境的关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这种关怀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力量。

最后,经过阳明碑下,树影摇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切思考和对社会的深情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琴冈路:描绘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路旁的景色。
  • 秋风练水潮:秋风吹拂,水面波澜起伏,营造出季节的感觉。
  • 寄书迟远道:表达了书信寄出后,长途而来的迟缓,隐含着思念之情。
  • 拔剑舞中宵:在夜深人静时,诗人奋力舞剑,象征着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
  • 当世自饥溺:对当时社会困境的感慨,表达对他人境遇的同情。
  • 此行何寂寥:感到孤独与无助,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阳明碑下过:经过历史遗迹,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忆。
  • 大树影萧萧:树影摇曳,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阳明碑下”暗喻对历史的追忆。
  • 拟人:树影“萧萧”,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称之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感,展现了在困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琴冈:代表文人气息与传统文化。
  • 秋风:象征着孤独与萧瑟的情感。
  • :象征着反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 阳明碑: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大树影:象征着生命的沉重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琴冈”主要象征什么?

    • A. 音乐与文化
    • B. 战斗与胜利
    • C. 自然风光
    • D. 乡土情怀
  2. “拔剑舞中宵”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孤独与无助
    • B. 豪情与反抗
    • C. 平静与安宁
    • D. 忧伤与失落
  3. 诗中提到“阳明碑”主要是为了:

    • A. 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 B. 描绘自然的美景
    • C. 叙述个人的经历
    • D. 赞美英雄的事迹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孤独之情。
  • 《登高》王勃: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丘逢甲与李白的作品:丘逢甲的诗多了几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李白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丘逢甲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查询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吊鉴湖秋女士 吊鉴湖秋女士 题《夏内史集》 放歌 孤愤 题张苍水集 获稻 论文 苦雨初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殷渥 燕巢飞幕 黯然无色 手滑心慈 陋习 斤字旁的字 人怨神怒 包含幅的成语 好男不跟女斗 包含又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逮亲 芜鄙 足字旁的字 祩子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