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26
海舟夕眺
作者: 黄节 〔清代〕
万里波平风乍吹,
茫茫相对若为移。
孤樯燕落知山近,
沧海尘生惜月迟。
被酒不眠犹作梦,
出门无语独题诗。
老怀亦有云鬟感,
解忆长安异昔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边傍晚时分的心情与景色。万里无云的海面上,微风乍起,带来一丝波澜。远方的景象模糊不清,仿佛在不断移动。孤独的小船像燕子一样降落,暗示着离山越来越近。海面上飘起尘埃,仿佛在惋惜月色的迟到。喝酒后辗转难眠,仍然在做梦,走出门去却无话可说,只能独自题诗。年老的我也有一种对云鬟的感慨,想起了长安往日的情景,感到时光的变迁。
作者介绍:黄节,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天游,生平未详,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节出海游历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他在清代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思考。
《海舟夕眺》是一首描绘海边傍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海的辽阔与内心的孤独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开头两句以“万里波平风乍吹”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动荡的海面画面,突显了自然的变化无常。接着“孤樯燕落知山近”,诗人通过孤舟与燕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归属的渴望。
中间部分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挣扎,饮酒后的失眠与对月光的惋惜,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绪。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他对过去的回忆,尤其是对长安美好时光的感慨,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心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孤樯燕落”),通过具体形象传达抽象情感;拟人(“月迟”),使月亮具有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对仗(如“被酒不眠犹作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孤独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波平”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孤樯燕落”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长安”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