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6:03
荒冢斜阳历古今,池边树噪夜栖禽。
年前亲咏僧敲月,身后徒劳佛铸金。
东野不来谁酹酒,昌黎长逝罕知音。
石楼旧咏流传久,叹息无人解细吟。
荒凉的坟墓在斜阳下见证了古今的变迁,池边的树木在夜晚发出噪声,栖息着鸟儿。几年前我曾与一位僧人吟咏月光,而如今身后的努力却只是虚劳,佛教的金钱并不能带走我的忧愁。东野(指李白)不再来,谁来为我喝酒?昌黎(指韩愈)早已长逝,鲜有人懂得我的心声。石楼的旧诗流传已久,但我只能叹息无人能解我细腻的吟咏。
弘曣,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风格典雅而深刻。
本诗写于对逝去友人和历史的追忆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友情难得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无奈与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荒冢、夕阳、夜禽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开篇以“荒冢斜阳历古今”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传递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渺小。接着,诗人通过对鸟鸣、僧人的回忆,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寂的反思。诗中提到的“东野”和“昌黎”,分别代表了古代的杰出诗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此得以深化,仿佛在质问:在这浩瀚的历史中,谁又能真正懂得我呢?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孤独与叹息。诗人在追忆中,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隐秘的哲理:在时间的流逝中,许多美好与辉煌终将被遗忘,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叹息与对生命的思索。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生命的短暂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东野”指的是哪位诗人?
“昌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