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0:43
正值分龙日,江干送汝行。
无言堪禁泪,少语倍含情。
事业穷而达,文章老更精。
吾身久衰朽,风雨盼成名。
有侄犹能教,无烦问课程。
午餐描字仿,卯饮听书声。
慈爱非疏节,陶镕可大成。
解元桥畔望,北榜报锣鸣。
正值春分的日子,我在江边送你启程。
无言之中难忍泪水,寥寥几语更添情意。
事业虽在困顿中却也有所成就,文章年长后愈加精炼。
我已年迈衰朽,风雨间期盼着能成名。
有侄子仍能教导你,何必再问我课程。
午饭时临摹书法,喝茶时听书声。
慈爱之情不因疏远而减少,陶冶情操必能成就伟业。
在解元桥旁眺望,期待北榜的锣声响起。
谢高育,清代诗人,生于18世纪,对诗词创作有独到的见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
此诗作于送别其弟宝斋赴京参加考试之际,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事业的思考与期待。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厚,字句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首句“正值分龙日,江干送汝行”,通过描绘春分时节的自然景象,营造出送别的氛围。接下来的“无言堪禁泪,少语倍含情”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离别之际,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眼泪可以表达深情。
诗中对事业的思考,既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有对弟弟前途的期许。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学业和成就的期待,表明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亲人的关爱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传达了深厚的亲情与对未来的期望,既有对弟弟的鼓励,也有自己对人生的反思,表明了对知识和事业追求的不懈努力。
诗中提到的时节是什么?
A. 夏至
B. 冬至
C. 春分
D. 秋分
诗人对弟弟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生活
B. 学业
C. 职业
D. 家庭
“无言堪禁泪,少语倍含情”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难过
C. 愤怒
D. 疲惫
《送友人》与《送八弟宝斋入都应试》同样以送别为主题,均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但王之涣的诗更侧重于友谊的豪情,而谢高育则更加细腻地表达了亲情与学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