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0:23
原文展示:
题沈节母寡鹄轩遗草
作者: 谢高育 〔清代〕
宜人费尽一生心,
寡鹄诗成亘古今。
题咏每多情与景,
劝惩倍切孝和淫。
自天有耀来纶綍,
掷地无惭作石金。
四十馀年经历处,
乐哀都付短长吟。
白话文翻译:
这位宜人的人费尽了一生心血,
寡鹄的诗作流传千古。
题咏的诗词多是情景交融,
劝诫和惩罚更应注重孝道与淫荡。
自古以来天上就有光辉照耀,
我毫无愧疚地把它视作金石。
四十多年的经历无不在心,
快乐与悲哀都化为短长的吟唱。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高育(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与坚持,尤其是对孝道的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通过“寡鹄”和“宜人”两种形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沈节母诗作的敬仰,显示出对诗歌传承的重视;而随后的劝诫则透露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提及的“孝”和“淫”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反思。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天有耀来纶綍”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认知,认为人应当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心灵的自由。最后一句则总结了人生的感悟,无论是快乐还是悲哀,都应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寡鹄”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商人
诗中强调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哪个?
A. 忍耐
B. 孝道
C. 君子之交
最后一句“乐哀都付短长吟”意指什么?
A. 生活的悲欢离合
B. 诗歌的形式
C. 人生的财富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较,谢高育的诗更注重道德与社会责任,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