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0:53
耸如楼阁,围成帘箔,放眼全无寥廓。
客心不耐十分凉,恰遮得秋阴漠漠。
风声牢落,雨声滴沰,昨夜何曾睡著。
小窗还有看残书,幸卷了斜阳那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如楼阁的景象,四周被帘子围住,放眼望去却没有开阔的视野。客人的心情非常烦躁,感到一阵凉意,正好遮住了秋天阴沉的气息。风声细细落下,雨声轻轻滴落,昨夜到底有没有入睡呢?小窗前还有一些未读完的书籍,庆幸的是,阳光的余晖还在窗角。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景象、秋阴、风雨等元素,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与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项鸿祚,清代诗人,著有多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多体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秋雨绵绵的时节,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鹊桥仙五首 其二》展现了诗人在秋雨中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耸如楼阁”描绘出一种高耸的景象,给人以压迫感,紧接着“围成帘箔”,让人感受到一种封闭与隔绝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客心”愈发显得不耐,传达出对秋季阴冷的感受。诗中“风声牢落,雨声滴沰”的细致描写,透过声音的细腻传达出秋雨的沉重与绵延,仿佛在诉说一种无法言说的忧伤。
“昨夜何曾睡著”一问,既是对自身状态的反思,也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无奈叹息。最后两句提到“小窗还有看残书”,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尽管在阴霾的天气中,诗人依然可以从阅读中找到一丝慰藉。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氛,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秋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温暖的渴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