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4:35
春寒偶书
作者:刘子翚 〔宋代〕
浮云匿晨晖,雨雹惊春昼。
天公号令乖,阴晴变何骤。
小径践芳泥,通渠走寒溜。
风颠万木偃,气凛重帏透。
鵷鸾护巢翔,奈此群雏幼。
拥炉乌薪然,双手慵出袖。
褰帏望空明,屋角见遥岫。
良朋不可招,块处惭孤陋。
青青桃叶长,奕奕兰花秀。
长吟曷咨嗟,佳辰去难又。
春寒的早晨,浮云遮住了晨曦,骤然的雨雹惊扰了春日的白昼。
天地的变化无常,阴云和晴天的转换何其迅猛。
小路上踩着芳香的泥土,沟渠里流淌着寒冷的水流。
狂风将万树吹得倾斜,寒气透过重重的帷幕。
美丽的鸟儿在巢中飞翔,可这些小雏却无法独立。
我在炉边取暖,懒得将双手从袖中伸出。
轻轻掀开窗帘望向天空,屋角看见远处的山岫。
良朋无法相邀,独处的我感到羞愧和孤单。
桃叶绿意盎然,兰花鲜艳夺目。
我长叹不已,良辰美景难再重来。
作者介绍:刘子翚,字德馨,号寒松,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热衷于诗文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寒之际,正值春季到来时的反复无常,诗人通过描写春寒的气候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惆怅,以及对友情的渴望与孤独感。
《春寒偶书》是一首以春寒为主题的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诗中描绘了春日早晨的浮云、骤雨,以及小路上的芳香泥土,令人感受到春季的气息。但紧接着的天气变化又让人倍感寒冷,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令人对美好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
在情感上,诗人虽身处春日的美景中,但却因无法与良朋相聚而感到孤独与惭愧。诗中对桃叶和兰花的描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寒的景象,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友谊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浮云匿晨晖”意指什么?
A. 晨光明媚
B. 天气阴沉
C. 早晨的云彩
诗中提到的“鵷鸾”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温暖
B. 冷漠与孤独
C. 高远与自由
诗人为何感到“块处惭孤陋”?
A. 没有朋友相伴
B. 孤独的生活
C. 对时光的惋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