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3:14:04

诗句

万化托冥漠,畴能识其端。

草木共毛羽,所处各遂天。

我躬来何从,堕地三十年。

孩提及儿嬉,历历森目前。

皮骨抵坚强,布粟费万千。

为功不逮禄,山海同埃涓。

来日纵莫知,黾勉砺肺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4:04

原文展示:

万化托冥漠,畴能识其端。
草木共毛羽,所处各遂天。
我躬来何从,堕地三十年。
孩提及儿嬉,历历森目前。
皮骨抵坚强,布粟费万千。
为功不逮禄,山海同埃涓。
来日纵莫知,黾勉砺肺肝。

白话文翻译:

万物变化无常,谁能了解它的起源?
草木与鸟兽同处,自有各自的自然天分。
我在世上生活了三十年,究竟是从何而来?
童年与孩提嬉戏,历历在目如同眼前。
身体虽坚强,却耗费了无数的米粮。
我所追求的功名未能得偿,山海也不过是尘埃与水滴。
未来的路虽然未知,但我仍会努力磨砺自己的志向和心志。

注释:

  • 万化:指万物的变化。
  • 冥漠:深远而无边的空旷之地,暗指宇宙或自然的无知。
  • 草木共毛羽:草木与鸟兽同生,暗示自然界的和谐。
  • :指自己,身体。
  • 堕地:降生,来到这个世界。
  • 皮骨:身体,形容身体的坚韧。
  • 布粟:指米粮的费用。
  • 不逮禄:指所追求的功名和俸禄未能如愿。
  • 黾勉:勤勉努力的意思,强调自我提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易,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困境。他的作品多反映人生的哲理、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观察。王易的诗风常以简练而深刻著称,能够触及人心。

创作背景:

《感遇十章》是王易在一段反思人生的时刻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思索。诗人在三十岁时,正值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苦乐,尤其是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万化托冥漠”开篇,展现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人在感叹自然的无知与人类的渺小之余,进一步深入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中。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出对自我的反思,表达出无奈与迷茫。尤其是“堕地三十年”一句,浓缩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三十年的人生经历让他感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孩提及儿嬉”描绘了童年时光的美好与无忧,这与后面的“为功不逮禄”形成鲜明对照,展示了从童年到成年之间的变化与对理想的追求。王易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知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甘,而“黾勉砺肺肝”则表现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与勇气。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的交织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化托冥漠:万物的变化深不可测,作者感慨自然的神秘。
  2. 畴能识其端:谁能揭示变化的本质,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与无奈。
  3. 草木共毛羽:草木与动物共同生活,体现自然的和谐。
  4. 所处各遂天:每种生物都有其自然法则,强调命运的安排。
  5. 我躬来何从:反思自己三十年的生命历程,提出存在的疑问。
  6. 堕地三十年:自我感叹,生活的经历让人感到沉重。
  7. 孩提及儿嬉:回忆童年时光的快乐,形成对比。
  8. 历历森目前:细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
  9. 皮骨抵坚强:身体的强韧与生存的艰辛相对照。
  10. 布粟费万千:生活的艰难,强调经济的压力。
  11. 为功不逮禄:对功名的追求未能实现,感到失落。
  12. 山海同埃涓:比喻功名如同微尘,渺小且无意义。
  13. 来日纵莫知:对未来的未知感到迷茫。
  14. 黾勉砺肺肝:决心努力,磨练心志,表现出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海同埃涓”,将功名比作微尘,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语言工整,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排比:如“孩提及儿嬉,历历森目前”,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努力与期待。诗人通过对自我经历的反思,表现出对命运的不屈和对生活的坚定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万化:象征着宇宙的变化与无常。
  2. 草木:代表自然界的生命,强调生命的多样性。
  3. 孩提: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渴望重温。
  4. 皮骨:象征身体的坚韧与生活的重担。
  5. 功名:代表个人理想与追求,暗示人生的挫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易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孩提及儿嬉”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童年的怀念
    • B. 对工作环境的描述
    • C. 对自然的观察
    • D. 对社会的批判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无所谓
    • C. 努力
    • D. 消极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易《感遇十章》李白《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但王易更注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李白则在思乡中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提供关于王易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详细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古诗 岁暮悲诗 春羁诗 梦归乡诗 怀远人 卖玉器者诗 过铜山掘黄精诗 观圃人艺植诗 园中秋散诗 行药至城东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曚曈 一浆十饼 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鹊构 入字旁的字 珠江三角洲 得饶人处且饶人 吨海里 非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神怒人怨 耽情 包含皂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始料不及 冲冠怒发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