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净明斋》

时间: 2025-05-04 07:42:20

诗句

山径留云雨未乾,松声长共涧声寒。

青鞋莫踏苍苔破,借与秋崖半日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20

原文展示:

山径留云雨未乾,
松声长共涧声寒。
青鞋莫踏苍苔破,
借与秋崖半日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山间小径,云雾和雨水尚未干透,松树的声音与山涧的寒声相伴。青色的鞋子不要踩踏那破碎的青苔,借着这美好的秋日,在崖边静静地欣赏风景。

注释:

  • 山径:指山间的小路。
  • 留云雨未乾:云雾和雨水还未完全干透,形象地描绘了湿润的环境。
  • 松声:松树发出的声音,通常是风吹过松树时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涧声寒:山涧流水的声音清冷、清晰。
  • 青鞋:指青色的鞋子,可能是指行者的鞋子。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通常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秋崖:秋天的山崖,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色,风格清新隽永。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山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宋代时期,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山水诗受到了广泛的追捧。

诗歌鉴赏:

《净明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描绘的山径、云雨、松声与涧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青鞋莫踏苍苔破”一句,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与小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爱护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山水世界,令人心神向往,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山径留云雨未乾”:描绘了山间小路上,云雾和雨水尚未干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第二联“松声长共涧声寒”:松树的声音和山涧的寒声相伴,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 第三联“青鞋莫踏苍苔破”:劝诫行者不要踩破青苔,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 第四联“借与秋崖半日看”:借着秋日的美景,静静欣赏山崖的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松声”与“涧声”,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松声与涧声似乎在交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青鞋、苍苔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突显了自然的细腻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追求清静、恬淡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山径:象征着探寻与归隐的路径。
  • 云雨: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滋润。
  • 松声与涧声: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青鞋与苍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对自然的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鞋”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鞋子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2. 诗中“松声长共涧声寒”中的“寒”字是指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
    • C) 寒冷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方岳的《净明斋》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方岳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抒发,王维则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与心灵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诗词曲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董少姬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 后圃石榴初为夏日所暴得秋雨所烂易落雀又从 宫词 登凤山 过云霄别吴少渠吴驰书代送至盘陀有缁衣之赠湖海之叹赋此奉答 其二 客中得云浦书以舟见招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三 偶赋二首 其一 七绝九章七十二首 其二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祸为福先 八蜡神 而字旁的字 地平面 包含惇的词语有哪些 贝叶书 释结尾的成语 吹皱一池春水 奉计 蚓窍蝇鸣 就蓐 里字旁的字 火妻灰子 有本有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