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19
落日高城,凄风寒水,当年垂钓应如此。
溪头漂母具盘飧,王孙不向穷途死。
云梦城边,未央宫里,蒯通有计何由使。
可怜汉室巳销亡,钓台千古犹堪指。
落日下的高城,凄冷的风与寒冷的水,当年我在这里垂钓应该是这样。
溪边的漂母为我准备美味的饭菜,王孙为何不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也能死得其所呢?
在云梦城边,未央宫中,蒯通的计策又能如何实现呢?
可怜汉朝的王室已经衰亡,千古的钓台仍然可以指向当年的辉煌。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战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沉郁,常常寄托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这首《踏莎行》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人以钓台作为历史的象征,通过对比古今,表达对汉朝衰亡的惋惜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踏莎行》通过描绘落日高城的凄凉场景,带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诗人以“落日高城,凄风寒水”开篇,营造一种孤独而冷清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接着,诗人提到溪头的漂母,虽然是母亲的关爱,却也反映出王孙的无奈与悲哀,人生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王孙的比喻不仅表达人生的艰辛,也揭示了即便是身处高位的人,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提到蒯通,借用历史人物的智慧意图,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悲剧感。最后一句“钓台千古犹堪指”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核心: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未来的思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历史的轮回令人深思,诗人以钓台作为永恒的象征,令人感叹时光荏苒,历史的教训不可忽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权力与命运的无常,以及对汉室衰亡的惋惜,体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踏莎行》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陆求可
C. 杜甫
D. 白居易
“王孙不向穷途死”中的“王孙”指的是?
A. 皇帝
B. 王室的后代
C. 文人
D. 渔夫
诗中提到的“钓台”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历史的痕迹
D.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