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2: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17:09
踏莎行
作者:吴藻 〔清代〕
石补阑空,泉随径转。
幽栖好个閒庭院。
百年乔木晋人家,
清风吹得红尘断。
翠合无痕,凉生不暖。
何须脱帽看诗卷。
月明仙鹤又飞来,
松花松子琴床满。
这首诗描写了一处幽静的庭院,空荡荡的石栏杆与蜿蜒的小径旁流淌的泉水相得益彰。这里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适合悠闲地度过时光。古老的乔木在这里已经生长了百年,清风拂过,仿佛将尘世的纷扰都吹散了。浓密的绿色没有留下痕迹,凉意却又让人感到不温暖。诗人不必摘下帽子来欣赏诗卷,月光下,仙鹤又飞来,松花和松子充盈着琴床,仿佛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雅致。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风典雅,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优美画面。
创作背景:吴藻生活在清代,那个时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诗歌常常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本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繁忙尘世中渴望逃离的心情。
《踏莎行》是吴藻的一首优美的词作,整体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所,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石补阑空,泉随径转”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石栏杆虽显得空旷,却与涓涓流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恬淡的气息。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幽栖好个閒庭院”,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及“百年乔木晋人家”,体现出时光的沉淀与历史感,古老的树木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是这个庭院的灵魂。随着“清风吹得红尘断”一句,诗人将庭院与世俗隔绝开来,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逃避。
此外,诗中“月明仙鹤又飞来”一句,不仅富有画面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那份超然与清雅,月光与仙鹤的结合,似乎在暗示一种人我合一,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令人向往。吴藻在此诗中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折射出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繁华的市集
B. 幽静的庭院
C. 高山流水
D. 舞台表演
填空题:在诗中,诗人提到的“百年乔木”主要象征着__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