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43:11
秋暮言志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
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野上,霜华洗净了碧空。
初冬的冰面如镜般平滑,菊花丛中香气袭人。
远山的烟雾深邃而翠绿,彩霞如旗帜般绚烂。
思绪如泉水般涌出,飞扬的想象游走于高山之中。
已经收获了千箱的喜庆,未来的日子该如何继续迎接和把握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通过“霜华”“菊方丛”等意象,表现了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这些意象往往在古诗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李世民(598年-649年),唐代第二位皇帝,名李世民,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多体现出他的治国理政的理想和个人的抱负。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李世民统治时期,表达了他在秋冬之际对未来的思考和期望。作为一位皇帝,李世民不仅关注国事,也关注个人的理想与情怀。
《秋暮言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志向与追求。诗的开头,阳光和霜华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冬图景,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冰初镜”“菊方丛”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选择。
在最后,诗人提到已获千箱庆,表现出一种对成就的自豪,但又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何以继熏风”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继续前行的思考,寓意深远。整首诗在自然美与情感交融中,展现了李世民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广阔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寓意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既要享受当下的美好,也要思考未来的方向。
诗词测试:
诗中“霜华净碧空”指的是什么?
A. 霜冻后的天空
B. 碧蓝的湖水
C. 冬天的雪景
“已获千箱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成就的自豪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飞想傅岩中”是指什么?
A. 思绪飞扬在高山之间
B. 追逐梦想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