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40
于北平作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翠野驻戎轩,
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
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
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
何必襄城外。
在北平作这首诗,描写了翠绿的野外驻扎着军营,卢龙的战旗在空中飘扬。远方的山脉美丽如绸缎,长河环绕如同带子。海上的气息在百重的楼阁之间,岩石上的松树直逼千丈高。这里就可以游玩观赏,何必非要到襄城之外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亦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贞观之治”著称,开创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局面。他的诗词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战争情景,风格豪放,气象万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平,李世民在位期间,北方边疆频繁征战,诗中展现了北平的自然风光与其对边疆的思考,反映了他作为皇帝的责任与情怀。
《于北平作》展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和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诗歌开篇描绘了翠绿的野外与驻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雄壮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的描写,突出了北平的自然美,赋予了山水以柔和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则更加深化了诗的意境,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海上气息与高耸松树的对比,既表现了北平的壮丽,又突显了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最后一句“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更是传达了一种自信与满足,表达了李世民对北平的深厚情感,认为这里的美景足以与襄城相媲美,不必远行。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李世民的诗歌才华与对家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北平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李世民作为统治者对国家与边疆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即使身处边疆,依然可以欣赏到祖国的美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戎轩”指的是什么?
“遥山丽如绮”中的“绮”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