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2:25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晚霞让人心情愉悦,初晴的天气更让人喜悦。
阳光照耀下,百花竞相争艳,风吹动着千林的翠绿。
池塘里的鱼跃出水面各有不同,园中的鸟儿鸣叫声也各自不同。
我想对那些博学的人说,理解我心中超越物质的志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常见于唐代诗人的作品,体现出他们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创了“贞观之治”,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初晴落景》创作于李世民即位初期,正值国家安定、百业兴旺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及内心的志向,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初晴落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晴的美好傍晚,晚霞映照着大地,阳光透过花丛,风儿轻轻掠过树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用“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的各自特性,既体现了自然的丰富多彩,又暗示了作者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欣赏。
在后两句中,“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追求,表达了对知识和理想的向往。李世民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传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出他心胸开阔、追求卓越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晚霞”主要表现什么情感?
“池鱼跃不同”这句诗强调了什么?
诗人希望“博通者”理解他的什么志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但李世民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强调空间的开阔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