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马嵬》

时间: 2025-05-09 17:17:40

诗句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

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7:40

原文展示: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白话文翻译:

在蜀道归来的路上,万乘之国(指唐朝)显得凄凉,眼前的华丽景象与我内心的感受是如此不同。重华(指李隆基)并不是一个风流的君主,湘水仍在传唱那两位妃子的哭泣声。

注释:

  • 万乘:指的是拥有万乘马车的国家,象征着权势之大,此处指唐朝。
  • 蜀路:指通往蜀地的道路,蜀地即今四川。
  • 朱翠:这里指的是华丽的装饰或景象。
  • 重华:李隆基,唐朝的一个著名皇帝,他对历史上著名的悲剧故事有很大影响。
  • 湘水:指湘江,传说中与二妃(王嫱和杨贵妃)相关的水,象征着悲剧与哀怨。
  • 二妃:王嫱和杨贵妃,都是因历史故事而著名的悲剧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 710-770),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马嵬》创作于唐朝,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诗人以此为题材,表达对历史、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马嵬》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诗人在万乘之国的蜀路上归来,感受到的不是权力的繁华,而是深深的凄凉与无奈。开篇的“万乘凄凉蜀路归”便传达了这种对比,蜀道的回归不仅是地理上的旅途,更是内心情感的归属。眼前的“朱翠”是唐朝盛世的象征,却与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皇权的虚幻与表面的繁华。接下来的“重华不是风流主”,则直接表明了对唐玄宗李隆基的评价,认为其并不是一个在风流中能带给人们希望的君主。最后一句“湘水犹传泣二妃”,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剧相结合,表现出对王嫱和杨贵妃命运的感慨,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悲哀。全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乘凄凉蜀路归:描绘了诗人归来的道路上,国家的繁华与个人的凄凉形成强烈对比。
  2. 眼前朱翠与心违:眼前的华丽景象让人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3. 重华不是风流主:直接表露诗人对李隆基的不满,认为其并不是真正的明君。
  4. 湘水犹传泣二妃:以湘水的传说为引,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追忆与哀悼。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朱翠”与“心违”的对比,展示了内外的矛盾。
  • 典故:提及“二妃”,引起读者对历史的联想,增强了诗的悲剧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对盛世繁华下隐藏的悲凉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反映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路:象征着旅途与归属,代表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 朱翠:象征着唐朝的繁华与表面的光鲜,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 湘水:象征着历史的悲伤与凄凉,寄托了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嵬》的作者是: A. 杜甫
    B. 崔道融
    C. 李白

  2. “重华”在诗中指的是: A. 诗人
    B. 李隆基
    C. 杨贵妃

  3. 《马嵬》提到的两位妃子是: A. 王嫱和杨贵妃
    B. 武则天和王嫱
    C. 杨贵妃和钟无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长恨歌》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马嵬》同样描写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但杜甫的表现更为直接而悲壮。
  • 《长恨歌》则通过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与《马嵬》的历史感慨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崔道融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夜起 清江引·立春 黄山道中 雪窦游志 山中四咏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 未展芭蕉 游龙门奉先寺 从登香炉峯诗 宿清溪主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刀字旁的字 杂结尾的成语 右耳 大雨如注 寒心酸鼻 汗流满面 陈言务去 海水难量 兀字旁的字 换斗移星 私字儿的字 煊烂 郁塞 毋字旁的字 蛮触相争 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