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53
春墅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春天的村落里,蛙声逐渐传来,农田的事务已然繁忙。邻居的妇女从田里回来,却没有看到盛开的百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农村的场景,反映出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关注。
作者介绍: 崔道融,字子珪,唐代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春墅》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忙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农田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墅》是一首描绘春季田园生活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的“蛙声近过社”,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也暗示了农事的开始。蛙声的近似,给人一种生活气息的传递,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田野之中,耳边回荡着自然的声音。
接下来的“农事忽已忙”,则表现了春天的忙碌与繁荣,描绘了农民为种植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这种忙碌是对自然的顺应,也是对生活的责任,而诗人对此既感到欣慰又不无感慨。
最后一句“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则让整个画面变得有些黯淡,尽管春天的到来意味着农忙的开始,但周围的美景却未能如预期般绚丽多彩,似乎暗示着人们的辛勤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对比让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层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整体来看,崔道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既充满希望又略带惆怅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农村的景象,表达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忙碌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淡淡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蛙声”主要象征什么?
A. 夏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邻妇饷田归”中的“饷”字意为:
A. 送水
B. 送饭
C. 送花
D. 送信
诗人在最后一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忧伤
C. 愤怒
D. 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崔道融的《春墅》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更注重山水的意境与哲理;而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清晨的景象表现春天的美好。两者都具有强烈的自然情怀,但侧重点不同,体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