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55:23
陇口山深草木荒,
行人到此断肝肠。
耳中不忍听鹦鹉,
犹在枝头说上皇。
陇口的山深处草木凋零,
行人来到这里,不禁感到心如刀割。
耳边听到鹦鹉的叫声,
它们依然在树头说着有关上皇的事。
“上皇”在古代诗文中常常用来指代曾经的统治者,象征着失去的权力和历史的回忆。在这里,鹦鹉的鸣叫似乎在嘲讽或提醒人们关于过去的事情,反映出诗人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
作者介绍:郭浩,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陇口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河荒凉和人心惶惶的感受,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陇口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郭浩通过对陇口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紧密结合。诗的开头用“山深草木荒”描绘出了一个荒凉且孤寂的环境,暗示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悲凉。接着,诗人通过“行人到此断肝肠”一语,直接表达了行人面临孤独与绝望的心境,情感深刻且真切。
在后两句中,耳边的鹦鹉声音无情地打破了这份沉寂,它们在枝头依旧鸣叫,似乎在谈论着过去的皇帝。这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也隐含了对现状的无奈与讽刺。鹦鹉的叫声与行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世间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人心的苦痛,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环境和行人的孤独心情,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痛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陇口”指的是( )
诗人对行人的感受是( )
“耳中不忍听鹦鹉”中的鹦鹉象征着( )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