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7:46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
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回忆长安,在子月(农历十一月)的时候,千官们都来贺喜于丹墀(皇帝的宫殿)。
御苑中的雪花开满了琼树,龙堂(指皇帝的殿堂)里的冰像瑶池一样美丽。
兽炭和毡炉正好温暖,貂皮和白狐毛的衣服正合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盛极一时,文化繁荣。诗中提到的“御苑”、“龙堂”则是宫廷生活的缩影,展现了皇家的富贵与奢华。
作者介绍: 刘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其诗风典雅而富有情感,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农历的十一月,正值冬季,诗人通过回忆长安的盛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长安作为唐代的文化与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辉煌。
《忆长安。十一月》描绘了冬季长安的景象与气氛,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绪。开篇即以“忆”字引入,直接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接着提到“千官贺至丹墀”,让人感受到那种朝廷的繁华与热闹。御苑中的雪花与龙堂的冰,形成了一个美丽而又清冷的画面,象征着冬天的肃杀与长安的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极致享受。
诗中提到的“兽炭毡炉”和“貂裘狐白”,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绘,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温暖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将长安的繁华与冬季的寒冷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深远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如“琼树”与“瑶池”的比喻,使得意象更加生动;而“兽炭毡炉”与“貂裘狐白”的对仗,则增强了诗的整齐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长安繁华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冬季的寒冷,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官”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子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诗中“兽炭毡炉”主要描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杨柳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但《忆长安》更侧重于对繁华的描绘,而《杨柳枝》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各具风格,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