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00:08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作者: 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圣人不追求个人利益,忧虑和关怀普遍存在。
黄屋并非尧帝的理想,瑶台又何足挂齿?
我听说西方的文化,清净的道理更加深厚。
可惜那些穷奢极侈的金玉,竟然被视为尊贵?
云彩构成的山林都消失了,瑶台珠翠反而烦琐。
鬼工的能力尚未可知,人力又怎能长存?
夸耀的愚蠢只会增加麻烦,自以为聪明反而更加昏暗。
作者介绍:陈子昂,字伯喈,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661年,卒于公元702年。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抒发情感,常在诗中表达对社会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陈子昂在其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的忧虑与思考。开篇的“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圣人理想的追求,强调了关心民众的责任感。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对尧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当权者的自私与社会的纷乱。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展现了诗人对外来文化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表现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对照与反讽加强了主题。
最后几句“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体现了诗人对当今人们追求浮华的批判,认为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行为只会导致更深的迷失。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深刻而有力地表达了对人性与社会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励人们反思自身的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圣人不利己”中的“圣人”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屋”象征什么?
“夸愚适增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