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巨盗》

时间: 2025-04-26 02:39:55

诗句

嗣皇登位始凝旒,巨盗寻并相印收。

汉室有灵诛贼冀,舜迁无患放凶兜。

猨狙岂称周公任,豺虎犹宽巷伯投。

愿斩都衡谢天下,不然何用正王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55

原文展示

嗣皇登位始凝旒,
巨盗寻并相印收。
汉室有灵诛贼冀,
舜迁无患放凶兜。
猨狙岂称周公任,
豺虎犹宽巷伯投。
愿斩都衡谢天下,
不然何用正王猷。

白话文翻译

嗣皇刚刚登位,开始佩戴冕旒,
巨盗却四处寻觅,想要夺取印信。
汉室若有神灵,定会惩罚贼贪的冀州,
舜帝迁都时,没有凶险放过了兜族。
猿猴和狙猢怎能比得上周公的任用,
而豺狼和老虎依旧在宽阔的巷子里徘徊。
希望能斩杀都衡,谢绝天下的贼寇,
否则何必再宣扬正道的王道呢?

注释

  • 嗣皇:指继位的皇帝。
  • 凝旒:指皇帝开始佩戴的冕旒,象征皇权。
  • 巨盗:指的是强盗或贼,暗指当时的权臣或贼寇。
  • 汉室:指汉朝,历史上有灵验的神明保护。
  • 舜迁:指舜帝迁都的历史事件。
  • 豺虎:比喻作恶的势力。
  • 都衡:指当时的贼寇,意指贼的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修,宋代诗人,身处变革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其诗歌风格质朴,常以古代典故为基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政治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巨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贼寇横行的时代,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表达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强烈不满。

诗歌鉴赏

《巨盗》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借鉴,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贼寇问题和政治腐败。开篇提到新皇登位,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贼寇的横行,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对比让人感到无奈。诗中提到的汉室与舜迁,暗示着历史的轮回与对治国理想的追求。诗人用猿猴与周公的对比,强调了当时人才的缺失与社会的堕落。最后的愿望“愿斩都衡谢天下”则是一种对正义的强烈呼唤,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嗣皇登位始凝旒:描述新皇帝刚刚登位,开始展现皇权象征。
  2. 巨盗寻并相印收:巨盗的出现,暗指权臣或贼寇的猖獗。
  3. 汉室有灵诛贼冀:希望汉朝的灵魂能惩罚贼贪的势力。
  4. 舜迁无患放凶兜:舜帝迁都时没有遭遇到凶险,表明古代的明君。
  5. 猨狙岂称周公任:用猩猩与狙猢来比喻当代的无用之人。
  6. 豺虎犹宽巷伯投:表示恶势力仍然在社会中横行。
  7. 愿斩都衡谢天下:希望能铲除贼寇,安定国家。
  8. 不然何用正王猷:如果不能治理国家,那么正义理想又有什么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猿猴”和“豺虎”比喻当时的无能与恶劣。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历史典故:引用汉朝和舜帝等历史背景,加深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代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强烈不满,呼唤正义与理想的实现,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权:象征国家的权力与希望。
  • 贼寇:代表社会的不安与腐败。
  • 灵魂:历史的正义与道德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嗣皇”指的是哪一类人物?

    • A. 继位的皇帝
    • B. 盗贼
    • C. 平民
  2. 诗中的“猨狙”用来比喻什么?

    • A. 有才之人
    • B. 无能之人
    • C. 正义之士
  3. 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 A. 历史的回顾
    • B. 政治的腐败与对正义的呼唤
    • C.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兵车行》,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苦难,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战争中的苦痛,而穆修的《巨盗》则更关注政治腐败与贼寇问题。两者都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对正义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穆修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七 忆江南 其二 夏 忆江南 忆江南 送别 忆江南·铁塔 忆江南·题谨怀绘红楼梦仕女图十首 其七 探春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二 本意 忆江南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竹刻 遁俗无闷 凶患 耳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包含美的成语 边缝 大智若愚 一竹竿打到底 日新月著 手眼 乍往乍来 采编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