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06
江城水国春光饶,
清明上已多招邀。
花阴连络春草岸,
柳色掩映红栏桥。
歌调呕哑杂吴俗,
髻鬟疏削传南朝。
谁怜北客归未去,
楚魄湘魂惟暗消。
江城如水的南方,春光灿烂而充盈;
清明时节已经有许多的邀请和聚会。
花影交错着春草的岸边,
柳色掩映着红色的栏杆桥。
歌声嘶哑,夹杂着吴地的风俗,
发髻和鬟髻的装饰,传承着南朝的风韵。
谁来怜惜北方的客人还未归去,
楚国的灵魂和湘水的魂魄在暗淡中消散。
穆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歌风格细腻,常表现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江南寒食》写于寒食节前后,表现了作者在江南水乡的春日感受,体现了清明时节的生机与北客的思乡情。
《江南寒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江城水国春光饶”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水乡景象,水国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江南特有的水系和自然美。接下来的“清明上已多招邀”则提示了清明节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花阴”、“柳色”、“红栏桥”,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还传达了生机与希望。同时,诗人也提及了“歌调呕哑杂吴俗”,反映了江南地区的民俗特色。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歌情感更为复杂: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却又隐隐流露出对北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北客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楚魄湘魂象征着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暗示着在美好春日中,北客的心灵却在无尽的思乡中暗淡消散。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北客的思乡之情展开,展现了江南的风光与个人情感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楚魄湘魂”中的“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风俗是哪个地区的?
答案: 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