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4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49:21
层峦独上莽寒烟,四望苍茫潮气连。
欲净尘胸千顷外,直空醉眼万波前。
涌来三汲银河捲,驾去六鳌碧落悬。
漫记禹门争奋鬣,且教沧海动龙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龟山上眺望海潮的壮丽景象。高耸的山峦在薄雾中显得苍茫,四周的潮气连绵不绝,仿佛无边无际。作者想要超脱尘世的烦恼,心胸开阔,面对浩瀚的海洋,眼前的波涛如醉似梦。海浪翻滚,如同银河涌动,六鳌的奇石在碧空中悬浮。最后,作者回忆起禹门争斗之事,感叹沧海之广阔,仿佛连沉睡的巨龙也因潮水的波动而觉醒。
作者介绍:林青莲,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与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活跃的时期,社会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思考日益增强,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登龟山望海潮》是一首以壮美景观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在高处俯瞰海潮,身心与自然浑然一体。首联“层峦独上莽寒烟”,以高耸的山峰和寒雾描绘出一种孤高的境地,表达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渴望。接着,“四望苍茫潮气连”,海潮的无边无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壮丽,激发出一种渺小感和敬畏之情。
下阕诗句如“涌来三汲银河捲”则通过比喻,将海潮与银河相提并论,展现出海浪的奔腾汹涌,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诗的最后一句“且教沧海动龙眠”,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寓意着大自然的力量不仅仅是壮观的景象,更是历史与人类的交织。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辽阔,既有自然的雄伟,也渗透着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激荡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层峦”指的是:
A. 海洋
B. 高耸的山峰
C. 广阔天空
D. 细腻的沙滩
诗中的“六鳌”是指:
A. 六个岛屿
B. 六个海中的奇石
C. 六条河流
D. 六头巨兽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C. 对友情的赞美
D.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林青莲的《登龟山望海潮》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后者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更为内省的视角。王勃的诗则更倾向于对历史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二者各具特色,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