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16:36:15

诗句

忆昨初南渡,人情正自危。

起平王室乱,笑指楚囚悲。

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

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6:15

原文展示:

忆昨初南渡,人情正自危。
起平王室乱,笑指楚囚悲。
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
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南渡之初,百姓的心情正处于危急之中。
因平王室的动乱,讥笑指责楚国的囚徒们悲惨的命运。
投放矛槍时来势如虹,乘着木筏的计划没有让人怀疑。
回师的期望是打败敌人,然而却留下了遗憾,失去了这个时机。

注释:

  • :回忆。
  • 南渡:指南渡长江,历史上常指南迁。
  • 人情:指民众的情绪与态度。
  • 平王:指历史上平王时期的政治动乱。
  • 楚囚:指楚国的囚徒,暗指战乱中的无辜者。
  • 投箠:投放矛槍。
  • 乘桴:乘坐木筏。
  • 还师:指回师、归国。
  • 遗恨:留下的遗憾。

典故解析:

  • 平王室乱:指历史上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室之间的争斗,常常导致百姓受苦。
  • 楚囚:楚国在历史上多次被敌国攻陷,囚徒的命运常成为诗人表达悲伤的重要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崇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与反思。

诗歌鉴赏: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挽歌,作者通过回忆南渡的经历,深入描绘了当时人们的无奈与悲痛。开头的“忆昨初南渡”,一语道出历史的回溯,展现出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接下来的“人情正自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揭示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

诗中提到的“起平王室乱”,不仅指向历史事件,也暗示了权力的更迭与不安定。通过“笑指楚囚悲”,作者用讽刺的方式表现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力感。接着的“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展示了战斗的勇气与信心,但同时也暗含了计划的脆弱与失败的可能。最后一句“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时不再来的无奈感,令人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叙述与个人的感悟,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命运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昨初南渡:回忆起南渡之初的景象,表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
  2. 人情正自危:描绘人们面对动乱的恐惧和忧虑,反映社会的动荡。
  3. 起平王室乱:提及王室的动乱,显示政治的不稳定。
  4. 笑指楚囚悲:表达对他人不幸的嘲讽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5. 投箠来方锐:描绘战斗的勇气与决心,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6. 乘桴计不疑:暗示对成功的信心,但同时也隐含失败的风险。
  7. 还师期克敌:期待回归与胜利,表明对未来的希望。
  8. 遗恨失斯时:遗憾未能把握时机,反映出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历史事件的比喻,表达出深刻的情感。
  • 反讽:对楚囚的嘲笑,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复杂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渡:象征着历史的迁移与无奈。
  • 平王室乱:代表权力的动荡与社会的危机。
  • 楚囚:象征无辜者的悲惨命运,反映社会的不公。
  • 投箠:代表勇气与斗志,象征着对抗困难的决心。
  • 还师:象征归国的希望与对胜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忆昨初南渡”中的“南渡”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南渡长江
    • B. 南宋建立
    • C. 南北朝时期
    • D. 南明建立
  2. 诗中提到的“楚囚”指代的是:

    • A. 无辜战犯
    • B. 被囚禁的楚国人民
    • C. 战争中的英雄
    • D. 反抗者
  3. 诗的最后一句“遗恨失斯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时机的遗憾
    • D. 对敌人的愤怒

答案:

  1. A. 南渡长江
  2. B. 被囚禁的楚国人民
  3. C. 对时机的遗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 其二》均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美与个人感受,后者则强调社会动荡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温柔细腻,后者深沉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秋日寄怀) 卜算子·几日赏花天 满江红·葺屋为舟 南乡子 乌夜啼 孤雁儿 南浦 蝶恋花 凤栖梧(送子廉侄南下)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引入迷途 入化 若有若无 添加剂 黄字旁的字 颓垣败井 单耳刀的字 离世遁上 肥实 包含忱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慷慨就义 片字旁的字 奔奔 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宣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