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食日游百花亭》

时间: 2025-05-06 02:07:53

诗句

晴气已复濁,虚馆可淹留。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

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群行意易分,独赏兴杂周。

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53

原文展示:

寒食日游百花亭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晴气已复濁,虚馆可淹留。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
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群行意易分,独赏兴杂周。
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的天气虽然已经变得晴朗,但我的心情却仍然感到浑浊不清,空寂的馆舍让我留连忘返。寒食节的微花让我感到一丝寒意,才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耳边传来鼓声阵阵,虽然没有怨恨时光流逝,但心中难免感慨。在动荡的时代里,今天的夜晚是多么值得珍惜,这园子里更是适合游玩。云彩变幻,树荫渐渐消失,微风平息,河边的花朵也渐渐凋零。我在新城的山脚下缓缓行走,夕阳西下,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悠远。同行的人各自分散,我独自品味这一刻的情趣,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我长啸一声,感到无比畅快,月光洒在城头,愈发显得清幽。

注释:

  • 晴气:指晴朗的天气。
  • 淹留:留连,停留不去。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纪念介子推。
  • 鼙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军事或庆典场合。
  • 岁月流:岁月流逝。
  • 兹园:此处的园子。
  • 曳杖:拖着拐杖行走。
  • 禽语幽:鸟的鸣叫声清幽。
  • 独赏兴杂周:独自欣赏时的兴致变化。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传说与介子推有关,纪念忠臣介子推不求功名,隐居山林。作者在寒食节的游玩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身处异乡的惆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履道,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边塞诗,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时代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寒食节,正值春天,诗人游览百花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身世浮沉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寒食日游百花亭》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却感到心情的沉重,表明了对过去的眷恋与现状的不满。寒食节的微花,虽美丽却又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暗示着诗人对流逝时间的感慨。

诗中的“鼙鼓”声传来,仿佛提醒着诗人:即使岁月流逝,也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特别是在“群行意易分,独赏兴杂周”一句中,诗人表现了独自欣赏的乐趣与忧伤,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

最后一句“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用啸声表达内心的畅快,片月映照在城头,画面宁静而又清幽,给人以深思。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气已复濁:晴朗的天气却让我感到心情沉重。
  2. 虚馆可淹留:空寂的馆舍让我想要停留。
  3. 微花耿寒食:寒食节的微花让我感到孤独。
  4. 始觉在他州:才意识到自己身在他乡。
  5. 自闻鼙鼓聒:耳边传来鼙鼓声。
  6. 不恨岁月流:虽然不会怨恨时间的流逝。
  7. 乱代有今夕:在动荡的时代里,这个夜晚尤为珍贵。
  8. 兹园况堪游:这个园子更是适合游玩。
  9. 云移树阴失:云彩变换,树荫渐渐消失。
  10. 风定川华收:微风平息,河边的花儿也凋零。
  11. 曳杖新城下:拖着拐杖在新城的山脚下。
  12. 日暮禽语幽:夕阳西下,鸟儿的鸣叫显得幽远。
  13. 群行意易分:同行的人各自分散。
  14. 独赏兴杂周:独自欣赏时的情趣变幻。
  15. 永啸以自畅:长啸一声,感到无比畅快。
  16. 片月生城头:月光洒在城头,显得清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水,表达流逝之感。
  • 拟人:如“云移树阴失”,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悟。诗人在游玩时的孤独与享受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晴气:象征明朗的心情与清晰的思考。
  2. 微花: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3. 鼙鼓:代表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喧嚣。
  4. 树阴:象征着庇护与宁静。
  5. 月光:象征着希望与宁静的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及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端午节
    • D. 清明节
  2. 诗人习惯在什么地方游玩?

    • A. 百花亭
    • B. 山顶
    • C. 江边
    • D. 市中心
  3. 诗中提到的“鼙鼓”象征着什么?

    • A. 欢乐
    • B. 战争与历史
    • C. 自然
    •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杜甫
  2. 《静夜思》- 李白
  3.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更侧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和直接。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宋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纪游 洞仙歌 琴南以亡友吴竹虚画墨桃小幅见贻,拈此寄答,并邀同作,好谱山阳一笛也 洞仙歌 寿吴国钦教授 洞仙歌 其三 夏日斋中苦热,和东坡夏夜韵 洞仙歌 中秋 洞仙歌·夏晓 洞仙歌·壬申三月十五日寿鹤亭丈六十 洞仙歌 咏栀子 洞仙歌·千年鹭渚 洞仙歌(游大涤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怒蛙可式 遐睇 三波六折 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悦赖 痛心绝气 皮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献臣 风言影语 穴宝盖的字 色字旁的字 七拼八凑 劚山觅玉 呆里藏乖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