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36
初寒
多病淹歹岁,初寒悄独吟。
云容乍浓淡,秋色半晴阴。
篱菊催佳节,山泉响夜琴。
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多病而感到孤独的初冬时节,虽然身心俱疲,但依然在寒冷中吟唱。天空的云彩时而浓厚,时而轻盈,秋天的景色也时明时暗。篱笆旁的菊花提醒着佳节的来临,山泉在夜里如琴声般响亮。诗人自知此中乐趣,何必去追求那些金钱的奢华。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婉约,尤其擅长词。欧阳修在文学上崇尚古典,推动了宋代诗词的发展。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初冬,诗人因多病而感到孤独,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时,正值秋冬交替,身边的自然景色和节令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初寒》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色的诗作,体现了欧阳修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与乐观。诗歌的开头直白地表露出诗人因病而感到的孤独与疲惫,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苦痛与挣扎。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由此引发出对周围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索。
“云容乍浓淡,秋色半晴阴”通过对云彩和秋天色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初寒的到来,虽让人感到寒冷,但同时也带来了菊花的绽放和山泉的悦耳声。在此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珍视,认为即使在困境中,只要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就无需过于追求物质的奢华,这种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和豁达的心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冬天的寒冷与菊花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最后一句“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更是将诗人的生活哲学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了内心的富足比外在的财富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仍能发现生活乐趣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比物质更重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初寒”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非常重视
B. 无所谓
C. 渴望得到
D. 认为不重要
“山泉响夜琴”中的“琴”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人的声音
C. 自然的声音
D. 一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