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1:04
少年喜追随,老大厌諠哗。惭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花开岂不好,时节亦云嘉。因病既不饮,众欢独成嗟。管弦暂过耳,风雨愁还家。三日不出门,堆豗类寒鸦。妻儿强我饮,饤饾果与瓜。浊酒倾残壶,枯鱼杂乾虾。小婢立我前,赤脚两髻丫。轧轧鸣双弦,正如橹呕哑。坐令江湖心,浩荡思无涯。宠禄不知报,鬓毛今已华。有田清颍间,尚可事桑麻。安得一黄犊,幅巾驾柴车。
诗中描绘了作者因病无法外出,错过春日赏花的场景。少年们欢快地邀请他一起去赏花,但他因病未能应邀,感到羞愧。虽然春花正盛,气候也宜人,但他因病无法饮酒,与众人欢聚,心中不免感到失落。细雨绵绵,三天未曾离开家门,屋内显得冷清,像是寒鸦栖息。妻儿强迫他饮酒,桌上摆满了果子和瓜类。他面前的小侍女赤着脚,两条髻发显得清丽动人。耳边传来的乐声让他感到烦闷,心中思绪如江湖般浩荡无边。虽然身居高位,却不知如何回报,头发已然花白。田地在清颍河边,仍可以耕种桑麻,何不养一头黄犊,驾着柴车去田间?
诗中提到的“赏花”与“饮酒”是古代文人雅士春游的常见活动,往往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江湖心”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放荡不羁生活的向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作品广泛,尤其以散文和诗词著称。
此诗写于清明前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因病未能参加赏花活动,感到失落和惋惜,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赏花、饮酒等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与因病而无法参加的失落感。开头的“少年喜追随,老大厌諠哗”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年龄对生活的态度,少年享受春日的欢乐,而老大则感到厌倦,反映出时间对人的影响。诗人在吟唱间流露出对快乐时光的渴望,然而因病而不能饮酒,与众人欢聚,心中愁苦愈加深重。
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独自一人的情景,表面上是家人的关心,实则是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小侍女的形象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而“浩荡思无涯”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辽阔与惆怅,仿佛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渴望与因病而无法参与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农田生活的向往。
意象 | 解释 |
---|---|
花 | 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象征生活的乐趣。 |
酒 | 象征着欢聚与放松,反映诗人对快乐的渴望。 |
小婢女 | 体现生活的细腻与温暖,增添生活情趣。 |
江湖 | 象征着自由与广阔,反映诗人内心的向往。 |
欧阳修的《清明前一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小婢”代表了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参与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