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升仙》

时间: 2025-04-29 09:05:43

诗句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5:43

原文展示: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梁上,倚靠着路口,停下马来询问前方的时光。
我的身价是朋友们给的,名声则是因为女人们的知晓。
必须谈论命运,不要只凭空逞口才。
手握戟的你在乡里,荣华到底有什么意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危梁:高高的梁,指危险的地方。
  • 枕路岐:倚靠在路口,询问前方的情况。
  • 价值:身价、名声。
  • 直须:必须。
  • 论运命:讨论命运。
  • 执戟:手持戟,象征权力或地位。
  • 荣华: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执戟:古代士人手持戟作为武器,象征身份和地位。
  • 妇女知:古代社会中,女性的评价常常影响男性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宾之,号惟白,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见长,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利的思考与困惑,表现了对名声与实际价值之间关系的探讨。

诗歌鉴赏:

《升仙》通过描绘诗人驻马于路口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诗的开头“危梁枕路岐”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处于一种不安定且危险的境地。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身价来自于朋友的认可,而名声则依赖于女性的知晓,这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对他人看法的重视。

第二句中提到“直须论运命”,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困惑与思考,强调了命运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依靠口才来获得虚名。最后两句通过“执戟君乡里”引出荣华的哲学思考,荣华富贵到底能带来什么呢?诗人似乎在探讨名利的虚幻与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引申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出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梁枕路岐”:高高的梁上,倚靠在路口,暗示一种不安定的状态。
  2. “驻马问前时”:停下马来询问前方的情况,表现出对未知未来的关注与不安。
  3.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名与身价来源于他人,反映出对外界评价的依赖。
  4.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强调命运的重要性,反对只凭口才获得声望。
  5.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质疑荣华富贵的意义,表现出对名利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危梁”及“执戟”隐喻人生的危险与权力。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人生命运和名利的探讨,表达了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及对荣华富贵的质疑,突出个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梁:象征人生的危险与不确定。
  • 路岐:象征选择与方向。
  • :象征权力与地位。
  • 荣华:象征世俗的富贵与成就。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体验,也深刻映射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们的内心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危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安全
    B. 危险
    C. 富贵
    D. 名声

  2. 诗中提到的“执戟”主要是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贫穷
    C. 知识
    D. 名声

  3. 诗的最后一句“荣华竟若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荣华的向往
    B. 对荣华的质疑
    C. 对荣华的追求
    D. 对荣华的认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罗隐与王维的作品都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评价的关系,但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罗隐则更注重对名利的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贺子忱抱膝庵二首 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 海门斜照 题画卷 醉落魄(乙未自寿) 浪淘沙·鶗鴂怨花残 送沈驹甫 航弟自广润省坟金华作二绝句送之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 又溪山堂次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涯无际 寤语 走之旁的字 藉稿 鱼字旁的字 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章知微 不攻自破 包含牒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铿金霏玉 刀字旁的字 粗十番 衣字旁的字 蝇声蛙噪 负重吞污 甜言媚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