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59:49

诗句

一自端明去外台,脩途松盖属谁栽。

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49

原文展示:

一自端明去外台,脩途松盖属谁栽。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

白话文翻译:

自从端明离开外台,修直的道路上松树的覆盖是谁栽种的?仁爱的心意既然已经允诺推行仁政,那么清晨的玉笋就应当迅速地排成行列。

注释:

  • 端明:指代宋代的朝廷官员,通常是指对朝政有贡献的贤能之士。
  • 外台:古代官署,指代高官的职位或所处的地方。
  • 脩途:修整的道路,象征清正的政治环境。
  • 松盖:松树的树冠,象征着庇护和生机。
  • 仁心:仁爱之心,指代善良的心态。
  • 仁政:仁爱之治,指代以仁爱为基础的政治。
  • 玉笋:比喻清新、优秀的人才。
  • 清班:清晰的队伍,形容有秩序的安排。

典故解析:

  • 仁政:源于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推行仁政是古代君主理想的治国方略。
  • 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长青和坚韧,代表着坚强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致诚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治盛行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风气和政治理想。他的诗词往往以抒发个人情怀与关切社会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 其一》的创作,正值宋代政治变革时期,社会对仁政和良治的期待浓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政治理想相结合,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人才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开头“自从端明去外台”一语,带着一丝惆怅,似乎在叹息贤能之士的离去,使得政治环境愈加艰难。接着,通过“脩途松盖”这一意象,诗人提问“属谁栽”,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对政治生态的思考:理想的政治需要谁来营造。

“仁心既许推仁政”,表达了诗人对于仁爱的执念,仁爱之心是推行仁政的基础,显示出他期望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而最后一句“玉笋清班趁早排”,则是对人才的呼唤,优秀的人才需要得到及时的重用与安排,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哲理,意象的运用恰到好处,既有对社会的关注,又充满了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既温暖又坚定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自端明去外台:自从端明离开高位,暗示贤能之士的缺失。
  2. 脩途松盖属谁栽:修整的道路上松树的覆盖,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 仁心既许推仁政:仁心已然承诺,表达了对仁政的期待。
  4. 玉笋清班趁早排:玉笋象征优秀人才,呼吁及时使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笋”比喻优秀人才,形象生动。
  • 提问:通过提问增强了诗的思考性,激发读者的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人才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盖:象征庇护与生机,暗示政治的庇护性。
  2. 仁心:体现人文关怀,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3. 玉笋:象征清新优秀人才,表达对人才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仁政”主要强调什么?

    • A. 以德治国
    • B. 严刑峻法
    • C. 经济发展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笋”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人对政治现状持悲观态度。 (对/错)

答案:

  1. A
  2. 优秀人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林致诚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关注社会问题,但杜甫更多的是对战争和民生的直接描绘,而林致诚则倾向于通过自然意象反思政治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系统整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思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盂兰竹枝词 其七 盂兰竹枝词 其六 盂兰竹枝词 其五 盂兰竹枝词 其四 盂兰竹枝词 其三 盂兰竹枝词 其二 盂兰竹枝词 其一 东古寺次杨伯祥兵部韵寄金子骏先生 春游有感 红豆村庄怀古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连车平斗 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踔厉骏发 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岁千秋 包含彼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日不我与 攴字旁的字 锡社 启四体 髟字旁的字 爬蹉 病染膏肓 如开头的成语 捃诬 得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