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49
一自端明去外台,脩途松盖属谁栽。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
自从端明离开外台,修直的道路上松树的覆盖是谁栽种的?仁爱的心意既然已经允诺推行仁政,那么清晨的玉笋就应当迅速地排成行列。
作者介绍: 林致诚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文治盛行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风气和政治理想。他的诗词往往以抒发个人情怀与关切社会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 其一》的创作,正值宋代政治变革时期,社会对仁政和良治的期待浓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政治理想相结合,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人才的重要性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开头“自从端明去外台”一语,带着一丝惆怅,似乎在叹息贤能之士的离去,使得政治环境愈加艰难。接着,通过“脩途松盖”这一意象,诗人提问“属谁栽”,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对政治生态的思考:理想的政治需要谁来营造。
“仁心既许推仁政”,表达了诗人对于仁爱的执念,仁爱之心是推行仁政的基础,显示出他期望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而最后一句“玉笋清班趁早排”,则是对人才的呼唤,优秀的人才需要得到及时的重用与安排,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哲理,意象的运用恰到好处,既有对社会的关注,又充满了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既温暖又坚定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人才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仁政”主要强调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笋”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政治现状持悲观态度。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