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0
避暑广福庵 其二
纷寂无二见,往还不住缘。
偶乘秋兴发,自觉道心便。
趺坐悬危磴,行歌答细泉。
五花天外落,深锁石桥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境界,诗人感受到周围的寂静与孤独,仿佛没有任何喧嚣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似乎无法停留。偶尔在秋天的兴致中,诗人自觉心中的道理也随之涌现。他在高高的石阶上静坐,唱着歌回应着细细的泉水声。五颜六色的花瓣在天外飘落,深深锁住了石桥旁的宁静。
刘宗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理的追求,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这首诗作于刘宗周在避暑时,描绘了他在广福庵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避暑广福庵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纷寂无二见,往还不住缘”的开头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这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接着,诗人通过“偶乘秋兴发,自觉道心便”来表达自然的影响力,秋天的宁静使他的道心更加坚定。在“趺坐悬危磴,行歌答细泉”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高处静坐的情境,伴随着泉水的声音,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最后两句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了外部世界,五彩斑斓的花瓣飘落在石桥旁,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带有淡淡的伤感。
这首诗不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道理的感悟,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内心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道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诗中“往还不住缘”意指:
A. 缘分长久
B. 缘分难以把握
C. 緣分不存在
答案:B
“自觉道心便”中的“道”指:
A. 道教
B. 自然法则
C. 生活哲理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细泉”意象主要代表: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