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时间: 2025-08-07 15:25:51

诗句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5:25:51

原文展示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作者:蔡文恭 〔唐代〕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山林清幽,薄暮时分,烟霞缭绕在山上。
高耸的山岩如百仞,悬崖峭壁直逼千丈深渊。
傍晚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潺潺的溪流在夕阳下发出悦耳的声音。
心中悠然自得,思绪飞扬,放下马车,寻求真正的乐趣。
在那涡川边吟唱,思念洛滨的美景。
轻轻奏响齐国的乐器,何需去承蒙恩宠和奖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首夏:初夏的意思。
  • 林壑:林木和沟壑,指山林的景色。
  • 薄暮:傍晚,日落时分。
  • 连岩:连绵的岩石。
  • 耸百仞:形容山峰高耸,百仞为高度单位。
  • 绝壑:深邃的峡谷。
  • 照灼:光照、照耀。
  • 潺湲:水流轻轻流动的声音。
  • 悠然:心情平静、安详。
  • 睿思:聪慧的思想。
  • 息驾:停止驾车,指下车游玩。
  • 掞彼涡川作:在涡川边吟唱。
  • 怀兹洛滨想:怀念洛阳的美景。
  • 窃吹:轻声吹奏。
  • 齐竽:齐国的乐器,指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 承恩奖:接受恩宠和奖赏。

典故解析:

  • 涡川洛滨:涡川是指今河南省涡阳县,洛滨则是指洛阳附近的河滨。两地均为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地,常被文人所咏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文恭,字子渊,唐代诗人,生于盛世,活跃于中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游山玩水的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夏,作者在游山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产生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此时正是唐代盛世,文人们常借游览山水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初夏山林的清新气息,以及自然景色带来的心灵感悟。首句“首夏林壑清”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薄暮烟霞上”,营造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氛围,表现出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诗中对山岩和峡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壮丽,传达出一种敬畏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细腻之美,展现了傍晚时分花朵的鲜艳与溪水的悦耳声响,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在悠然自得的心境中,诗人不禁放下驾车,寻求更深层次的真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在涡川边吟唱,怀念洛滨的景色,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往昔的怀念。而“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则透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由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首夏林壑清:初夏的林木和沟壑显得格外清新。
  2. 薄暮烟霞上:傍晚的烟霞缭绕在山间,给人一种朦胧之美。
  3. 连岩耸百仞:连绵的山岩高耸入云,给人以壮观之感。
  4. 绝壑临千丈:深邃的峡谷直逼千丈,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5. 照灼晚花鲜:夕阳照耀下的花朵显得格外鲜艳。
  6. 潺湲夕流响:潺潺的溪水在傍晚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7. 悠然动睿思:心情悠然,思绪飞扬。
  8. 息驾寻真赏:停下马车,寻求真正的乐趣。
  9. 掞彼涡川作:在涡川边吟唱。
  10. 怀兹洛滨想:怀念洛阳的美景。
  11. 窃吹等齐竽:轻轻奏响齐国的乐器。
  12. 何用承恩奖:何必去追求世俗的恩宠和奖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薄暮烟霞上”与“连岩耸百仞”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形象的自然景观比喻,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 拟人:溪流的声音被赋予了生命,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真理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壑:象征着大自然的清新与生命力。
  • 烟霞:代表着美丽的景象与梦幻的境界。
  • 岩、壑: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磅礴。
  • 晚花、夕流: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涡川、洛滨: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首夏林壑清”中的“首夏”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涡川”位于哪个省份?
    A. 河南
    B. 河北
    C. 浙江
    D. 四川

  3. “何用承恩奖”表达了诗人对哪种事物的态度?
    A. 名望
    B. 财富
    C. 自然
    D. 友谊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蔡文恭的诗更强调初夏的生机与悠然自得的心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秋天的宁静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

以上为《奉和夏日游山应制》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内乡县斋书事 玉楼春 铜雀台瓦砚 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少室南原 王仲泽 步虚词三首 其三 鹧鸪天 木犀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口见喉咙 包含骚的成语 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墓的词语有哪些 天理良心 畏开头的成语 简在帝心 糹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倮灵 严格 触景生情 总产值 卜字旁的字 窝赃 克字旁的字 瑶天 广字头的字 闲情逸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