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05
姑苏杂咏 剑池
作者:高启
干将欲飞出,岩石裂苍矿。
中间得深泉,探测费修绠。
一穴海通源,双崖树交影。
山中多居僧,终岁不饮井。
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
月来照潭空,云起嘘壁冷。
苍龙已何去,遗我清绝境。
听转辘轳声,时来试幽茗。
这首诗描绘了剑池的景色与氛围。干将剑想要飞出,岩石裂开露出苍青的矿石。池中间有深泉,探测水源的工具费尽心力。这里有一个通往大海的水源,双边的悬崖上树影交错。山中多有僧人,整年不喝井水。虽然杀气仍然存在,栖息的鸟儿在夜晚频频警觉。明月照耀着空荡的潭水,云气飘起,壁上呼啸着寒冷的气息。苍龙已不知去向,留给我的只有这清幽绝尘的境地。听那转动的辘轳声,适时来品尝幽静的茶。
高启(公元1487年- 1544年)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号浣沙,山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融入个人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创作于高启的旅行或游历期间,剑池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遗迹的地方。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姑苏杂咏 剑池》是高启的一首佳作,通过对剑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沉静。诗中开头以“干将欲飞出”引入,象征着一种力量渴望挣脱束缚,野心勃勃。然而,接下来的“岩石裂苍矿”则暗示了这股力量在自然面前的无奈,岩石的坚硬与深泉的隐秘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人类存在的痕迹,山中僧人“终岁不饮井”,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似乎是在逃避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而接下来的“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则突显出环境的紧张与不安,鸟儿警觉的姿态映射出人心的警惕与不安。
最后几句则转向一种哲学的思考,月光照耀下的潭水显得格外清冷,似乎在与苍龙的消逝对话,留下的是一种清绝的境地。转辘轳的声音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的宁静可贵,但始终要面对现实的喧嚣与生活的琐碎。
整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层次分明,情感丰富,体现了高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高启通过对剑池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心在动荡中所承受的压力。
“干将”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名剑
C) 一种水
D) 一种工具
诗中提到的“山中多居僧”反映了什么意图?
A) 追求世俗
B) 逃避现实
C) 享受繁华
D) 争夺资源
“月来照潭空”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明亮
B) 黑暗
C) 寂静
D) 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