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4:46
原文展示:
九日书怀
金履祥 〔宋代〕
欲买山园种菊花,此心荏苒负年华。
几时三径成归计,今日重阳转忆家。
落帽已惊微雪早,登楼为望白云斜。
诗成卷起悲秋意,天阔风高未易涯。
白话文翻译:
我想买个山园来种菊花,但我的心却在岁月无情中悄然流逝。
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三条小径,今天重阳节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帽子落下,已经惊动了早来的细雪;登楼远望,白云在斜阳下飘荡。
写完这首诗,卷起诗卷,满心都是悲秋的情绪;天空辽阔,风高云淡,人生的路途依旧漫长难测。
注释:
- 荏苒:形容时间的流逝,隐含了对岁月的感慨。
- 三径:指的是隐士的生活,三条小路象征着归隐的理想。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
- 落帽:指帽子掉落,暗示着天气渐冷,秋冬将至。
- 白云斜:形容云彩在斜阳的映照下,给人以悠远的感觉。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对长辈的尊重与思念。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履祥,宋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主要以诗作见长。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九日书怀》创作于重阳节之际,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写,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浓厚的乡愁情绪。
诗歌鉴赏:
《九日书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情感的细腻。在这首诗中,金履祥通过“欲买山园种菊花”描绘了理想中的生活,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的无情却让他的心绪难以平静,诗中“此心荏苒负年华”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重阳节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节日,更是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诗中“落帽已惊微雪早”,不仅描写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人在高楼登望,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相得益彰,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买山园种菊花: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种菊花象征高洁的志向。
- 此心荏苒负年华:感叹岁月流逝,心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几时三径成归计: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盼与不确定。
- 今日重阳转忆家:重阳节引发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落帽已惊微雪早:描绘时节变化,暗含人生无常。
- 登楼为望白云斜:通过登楼远望,体现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诗成卷起悲秋意:写完诗后,情感涌动,感受到秋天的悲凉。
- 天阔风高未易涯: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象征着理想与高洁。
- 拟人:落帽惊雪,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天阔风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思考,深刻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 三径:隐喻归隐的理想与人生的选择。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状态。
- 雪:代表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落帽已惊微雪早”中的“帽”指的是什么?
-
“几时三径成归计”的“归计”意味着什么?
- A. 归家的计划
- B. 归隐的理想
- C. 归来的时间
答案:
- B. 重阳节
- A. 头饰
- B. 归隐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 杜甫《登高》: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金履祥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对秋季的感悟与思乡之情,但金履祥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兄弟情谊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