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史十首 董仲舒》

时间: 2025-05-06 00:39:27

诗句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9:27

原文展示: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早地呈奏文章直达宫殿,茂陵归来再次寻访遗失的书籍。孤独寂寞中依然怀抱着《春秋传》,有谁会问起江都那位老董仲舒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殿庐:直接呈递到宫殿。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指汉武帝。
  • 遗书:遗失或未被发现的书籍。
  • 寂寥:孤独,寂寞。
  • 春秋传:指《春秋左氏传》,董仲舒是研究《春秋》的著名学者。
  • 江都:董仲舒的故乡,今江苏省扬州市。
  • 老仲舒:指董仲舒,因其年老而称。

典故解析:

  • 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主张儒学,对汉武帝有重要影响。
  • 春秋传:董仲舒对《春秋》的研究非常深入,是他的学术成就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学术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对历史和学术的重视程度较高,作者通过描绘董仲舒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展现了其学术生涯的孤独与坚持。首句“早奏文章直殿庐”描绘了董仲舒早年学术成就的辉煌,而“茂陵还复访遗书”则表现了他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后两句“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则深刻地表达了董仲舒晚年学术生涯的孤独与被忽视的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位历史学者的深切同情和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早奏文章直殿庐”展现了董仲舒早年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 次句“茂陵还复访遗书”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持续追求和对遗失文献的重视。
  • 后两句“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则深刻描绘了董仲舒晚年的孤独和被忽视的境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同情。

修辞手法:

  • 使用了直接叙述和象征手法,如“直殿庐”和“春秋传”分别象征了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坚持。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董仲舒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生涯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殿庐”:象征董仲舒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 “春秋传”:象征董仲舒的学术坚持和对《春秋》的深入研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茂陵”是指谁的陵墓?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高祖

  2. “春秋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董仲舒的学术成就 B. 董仲舒的学术坚持 C. 董仲舒的孤独 D. 董仲舒的影响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杜甫):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咏史》(杜甫)与本诗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失调名(答外) 雁塔瑶簪 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 台阳笔记题词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次韵似表弟卜居惠山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富埒王侯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香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过屠大嚼 宝盖头的字 大含细入 龝字旁的字 贝丘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马鹿异形 山阴夜雪 田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山野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烈开头的成语 赛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