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周记室》

时间: 2025-04-26 05:45:44

诗句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4

原文展示:

哭周记室 高启 〔明代〕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位远在万里之外的臣子,在楚地的春天唱着悲伤的歌。他曾漫不经心地期待再次见面,却没想到这成了永远的伤痛。主持祭祀的只有他孤独的侄子,而收集他诗作的则是他的故友。独自挥洒着听到笛声时的泪水,夕阳斜照在西边的邻居家。

注释:

  • 羁臣:指被贬或流放的臣子。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这里代指楚地。
  • 漫期:不经意地期待。
  • 永伤神:永远的伤痛。
  • 主祭:主持祭祀的人。
  • 孤侄:孤独的侄子。
  • 收诗:收集诗作。
  • 闻笛泪:听到笛声而流泪,暗喻对逝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是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高启为悼念一位远在他乡的朋友周记室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重逢的无望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高启得知周记室去世的消息后,感慨于两人之间的友情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远在他乡的臣子的悲歌,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诗中“万里一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悲歌楚水春”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后两句“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直接抒发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无望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传达了深沉的哀痛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一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
  • “悲歌楚水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
  • “漫期重会面”:不经意地期待再次见面。
  • “竟作永伤神”:没想到这成了永远的伤痛。
  • “主祭唯孤侄”:主持祭祀的只有他孤独的侄子。
  • “收诗有故人”:收集他诗作的则是他的故友。
  • “独挥闻笛泪”:独自挥洒着听到笛声时的泪水。
  • “斜日下西邻”:夕阳斜照在西边的邻居家。

修辞手法:

  • 对比:“悲歌楚水春”中春天的生机与主人公的悲伤形成对比。
  • 象征:“闻笛泪”象征对逝者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重逢的无望期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里”、“羁臣”、“楚水”、“春”、“笛泪”、“斜日”。
  • 详细解释:“万里”和“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楚水”和“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笛泪”象征对逝者的思念;“斜日”则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羁臣”指的是什么? A. 被贬的臣子 B. 自由的臣子 C. 高官 D. 平民
  2. “悲歌楚水春”中的“楚水”代指什么? A. 楚地的河流 B. 楚地的山 C. 楚地的城市 D. 楚地的风俗
  3.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思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高启的其他悼亡诗,如《哭友人》等,以了解其对友情的表达。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梦李白》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高启诗选》、《中国古代悼亡诗选》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王兆明惠梅花诗二十首口占谢之 偶成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其一 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涧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 同谢丈签判送赵台州至灵鹫签判丈道中有诗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太 告老还乡 碌碌庸流 太上无情 包含侑的词语有哪些 明升暗降 龍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包含负的词语有哪些 障碍赛跑 张口掉舌 并心 竖心旁的字 遗簪坠屦 金字旁的字 箩筐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