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5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
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
不须抵死殢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这一天没有比七夕更重要的节日,今年的七夕已过去三天。
我奔波了五百里,身心疲惫却又遥不可及。行程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月光照进酒杯,清澈明亮,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襟,轻柔飘逸。
不必因为爱情的苦恼而去死守河桥,只需在月下对着微风一笑即可。
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因天河相隔而只能一年一度相会一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此诗以七夕为背景,暗示诗人在节日中的情感与思绪。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七夕节后,诗人或许在回忆节日的情景和思念情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思索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西江月·令节无过七夕》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情景,传达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提到“令节无过七夕”,传递出七夕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出对节日的珍视。接着,诗人以奔波五百里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爱情路上的艰辛与无奈,表明行走的艰难与心情的复杂。
“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描绘了月光与微风交织的美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这优美的氛围中,诗人似乎想要忘却一切烦恼,抛开对爱情的执念,选择以一笑面对月光与微风,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月光、微风、襟袖的描写不仅美丽动人,更寓意着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对月临风一笑”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尽管经历了爱情的波折,但依然能够从中找到快乐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珍视,同时通过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洒脱态度。
诗词测试:
七夕节的传说主要是关于哪两位人物?
诗中提到的“尊罍”指的是什么?
“对月临风一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