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3:32
寄袁皓侍郎
作者:罗隐
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
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风尘惭上品,才业愧明时。
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
在东台我迷失了方向,面对荣华与耻辱的事情感到悲伤。
我居住的地方牛衣破旧,而你却身处高位却又岌岌可危。
在风尘中我感到惭愧,才华和事业令我对这个时代感到愧疚。
千里之外的芙蓉幕,何时才能与你畅谈我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季刚,号梦虚,唐代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题材广泛而著称。他在古诗上的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困顿与失意之时,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寄袁皓侍郎》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诗作。诗中,罗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己处境的苦恼。开头两句“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道出了诗人因失意而感到的无奈与悲伤,揭示了他对荣华与耻辱的深刻思考。接着,“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与友人的高位,暗含了对社会地位的反思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后两句“风尘惭上品,才业愧明时”中,诗人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和对时代的愧疚,显示出他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最后一句“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则以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遥远距离带来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充分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孤独感与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在社会动荡中人们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测试:
诗中“东台失路岐”意指:
A. 迷失方向
B. 走上正道
C. 前途光明
D. 归乡的路
诗人用“牛衣”来形容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贫困
C. 朋友的衣着
D. 战争的残酷
诗中“千里芙蓉幕”表达了诗人的: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社会的不满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罗隐的《寄袁皓侍郎》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思念。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情感的珍视。虽然背景不同,但共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