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淮南菊》

时间: 2025-05-05 13:23:42

诗句

割脂簇蜡密成团,杰出东篱最奈寒。

加紫翻宜霜后看,料应惯见属刘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42

原文展示

割脂簇蜡密成团,
杰出东篱最奈寒。
加紫翻宜霜后看,
料应惯见属刘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淮南菊的美丽与坚韧。诗人描写菊花的花瓣像蜡烛的蜡一样丰盈,聚集成团,展现出在寒冷中傲然独立的姿态。菊花在霜降之后更加美丽,想必常常被刘安所欣赏。

注释

  • 割脂:指蜡的状态,像是切割的脂肪,形容菊花的丰盈。
  • 簇蜡:簇拥的蜡,形容花朵密集。
  • 东篱:东边的篱笆,暗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奈寒:能够耐受寒冷。
  • 加紫:红色的花瓣,经过霜冻后颜色更加鲜艳。
  • 刘安:汉朝的刘安,因其与菊花相关的故事而为人所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体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淮南菊》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菊花,表达了对生命顽强和坚韧不拔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淮南菊》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在寒冷中生长的坚韧性格。开头“割脂簇蜡密成团”以生动的比喻将菊花的美丽展现出来,色彩的鲜艳与蜡烛的柔和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杰出东篱最奈寒”则承接了陶渊明的意象,赋予菊花更深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傲然独立、不畏严寒的精神。

而“加紫翻宜霜后看”展示了菊花经历霜冻后更为娇艳的景象,象征着经过磨难的生命更加绚丽。最后一句“料应惯见属刘安”提及刘安,强调了菊花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花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从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力的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割脂簇蜡密成团:描绘菊花丰盈的状态,像蜡一样被聚集。
  2. 杰出东篱最奈寒:菊花在东篱中显得特别,能够承受寒冷的考验。
  3. 加紫翻宜霜后看:经过霜冻后,菊花的颜色更加鲜艳。
  4. 料应惯见属刘安:推测刘安对这种美丽的菊花会感到熟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比作蜡,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意象:运用菊花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坚韧生命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坚韧与美丽的赞美,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 寒霜:象征试炼与挑战。
  • 东篱:代表自然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淮南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史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杰出东篱最奈寒”中“奈寒”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怕
    • B. 害怕
    • C. 忍受
    • D. 逃避
  3. 诗中提到的“刘安”与什么有关?

    • A. 诗歌
    • B. 菊花
    • C. 书法
    • D. 音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写菊花,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怀。

诗词对比

  • 《饮酒》 vs 《淮南菊》:两者都以菊花为主题,但陶渊明更注重个人隐逸的生活,而史铸则强调菊花的坚韧与美丽,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陶渊明与菊花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初夏 西湖八景 其一 仙桥柳色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六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西湖曲 西湖 西湖竹枝 其二十九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五 西湖春事五首 其四 西湖晚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下两下 衣字旁的字 讯记 包含姓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口字旁的字 如醉方醒 贝叶文 宪章运动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冥的成语 夫妻无隔宿之仇 川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抱法处势 青远 勾爪居牙 哑子做梦说不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