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坠应落花赓徐瑛韵》

时间: 2025-05-07 07:15:35

诗句

人道春归实不归,但知结实蕊枝稀。

昨朝一夜如膏雨,正是花成子就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35

原文展示

人道春归实不归,但知结实蕊枝稀。
昨朝一夜如膏雨,正是花成子就时。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春天其实并没有真正回归,只是知道花蕊结成的时节已经稀少。昨夜一夜的细雨如膏,正是花成实的时刻。

注释

  • 人道:人们常说。
  • 春归:春天的归来。
  • 结实:结出果实。
  • 蕊枝稀:花蕊和枝头的稀少。
  • 膏雨:滋润的细雨。
  • 花成子:花朵成熟结果的时刻。

典故解析

春天的归来常常与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相联系,但诗中提到的“春归实不归”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9),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在历史上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而著称,开创了明朝的盛世。作为诗人,他的作品一般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思考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悟。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诗中的情感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开头一句“人道春归实不归”引入了对春天的质疑,暗示了虽然春天到来,但生机与花朵的稀少让人感到失落。接下来的“但知结实蕊枝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细雨的描绘,展现了生命孕育的美好时刻,然而这种美好又是短暂的,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意象清晰,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人们普遍认为春天已经回来,但实际上,春天的生机并未恢复。
  • 第二句:人们只知道花蕊稀少,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第三句:昨夜的细雨如同膏脂,滋润着大地。
  • 第四句:这细雨正是花朵成熟的时机,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膏”,形象生动,突出了雨的滋润性。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深切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细雨: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孕育。
  • :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盛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人道春归实不归”,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春天一定会回来
    • B. 春天的回归并不真实
    • C. 春天已经离开了
    • D. 春天是美好的
  2. “膏雨”在诗中体现了什么特点?

    • A. 雨下得很大
    • B. 雨很细腻且滋润
    • C. 雨水很冷
    • D. 雨水很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反映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
  • 《雨霖铃·寒蝉凄切》 by 柳永: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主题更偏向于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朱元璋与明朝的崛起》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夏即事十二解 至日宿蓝坑小民居,竹柱荻壁,壁皆不土 惠山云开复合 虞丞相挽词三首 归云三首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 送马庄父游金陵 新晴东园晚步二首 明发青塘芦包 谢福建茶使吴德华送东坡新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夷攻夷 尢字旁的字 山隈 平静无事 一把抓 弯弯 宝盖头的字 拭玉 水火不兼容 提土旁的字 抛头露脸 己字旁的字 百家诸子 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恬如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