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9:00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燕子矶就像一块砝码,长虹做成的钓竿又有什么关系呢?天边的弯月就像钓钩,称量我这片江山到底有多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燕子矶在历史上常被用作诗人描绘江河壮丽景色的场所,象征着家国情怀。长虹与江山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和大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原为农民,后建立明朝,成为第一位明皇帝。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家国情怀和个人经历为主,风格豪放而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反映了他对新国家的自豪感与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他对江山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咏燕子矶》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作品。朱元璋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国家的壮丽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江山的热爱与自豪。诗中“燕子矶”作为地名,形象且富有诗意,仿佛成为了一个江山的象征。而“一秤砣”则暗示着对江山的衡量与珍视,寓意深远。长虹如钓竿,象征着连接两岸的桥梁,暗喻国家的团结与繁荣;而“弯月”则是美好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富饶、和谐的画面,表现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抒发一种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与骄傲,体现了他作为开国皇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的热爱与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自豪感的结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燕子矶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弯月”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