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题》

时间: 2025-05-07 06:54:47

诗句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4:47

原文展示:

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
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
恐踏山河社稷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仿佛天是帐篷,地是毡子,日月星辰伴着他入睡。然而,夜间他又不敢舒展双腿,生怕踢到国家和土地,表现出对国家的珍视和对人民的关怀。

注释:

  • 帐幕:指天幕,形容天空如同帐篷一样。
  • :用毛毡制成的东西,这里指大地,意指地面平坦温暖。
  • 社稷:指国家和人民,强调土地和人民的紧密关系。
  • 穿:这里指破裂,暗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出身贫寒,经过艰苦奋斗建立了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以及自身的经历和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初期创作,反映了他作为新帝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在建立统一后,他对国家的前途和安定充满忧虑,表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国家的思考。开篇“天为帐幕地为毡”,将大自然描绘得如同温暖的家,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日月星辰的陪伴,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感,传达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国家的忧虑,诗人不敢舒展双腿,生怕自己的行为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这样的情感转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安宁的生活,但同时又承担着作为统治者的沉重责任。这种责任感和忧虑感在诗中交织,令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思考,也反映了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的复杂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为帐幕地为毡:将天空比作帐篷,地面比作毡子,展现出一种宽广和温暖的自然环境。
  2. 日月星晨伴我眠:日月星辰陪伴着他入睡,传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夜间不敢长伸脚:夜里不敢放松自己,隐含对国家的责任感。
  4. 恐踏山河社稷穿: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宁,表现出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和大地比作帐篷和毡子,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展现了一个统治者在安宁与责任之间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帐幕:象征着庇护与安全,代表着自然的庇护。
  • 社稷:象征着国家与人民,反映出诗人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为帐幕”的意思是?
    • A. 天空如同帐篷
    • B. 天空很高
    • C. 天空有很多星星
    • D. 天空阴暗
  2. 诗人为什么不敢长伸脚?
    • A. 因为怕冷
    • B. 因为怕打扰自然
    • C. 因为担心影响国家安危
    • D. 因为空间狭小

答案:1.A 2.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朱元璋的诗中更突出了个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朱元璋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琐窗寒 雪 琐窗寒 本意闺情 琐窗寒 乙卯元夕柬云臣竹逸竹虚 琐窗寒 初春和云臣韵 琐窗寒·绿阴 琐窗寒 盆山与怡儿同作 琐窗寒 晓色 琐窗寒 为散释题握兰簃裁曲图 琐窗寒 倭奁 琐窗寒 题雪艳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裂地分茅 龙威虎振 多愁善病 古峭 下不为例 耳刀旁的字 凝蹇 氏字旁的字 执纪 包含其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前额 徐呼 缘文生义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