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7:28
建康
作者:罗隐
潮平远岸草侵沙,
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
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
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
秦淮声急日西斜。
潮水涨到岸边,草木侵占了沙滩,东晋衰亡的景象令人感叹。庾舅(庾信)已经能够窥视到帝王的宫室,而王都(建康)依然是平民百姓的家园。山中寒风萧瑟,老树在风中悲啼,温泉的水暖使得枯骨动摇如同芷草的根须。想要起身去九原(指秦始皇陵),再看一遍,秦淮河的水声急促,夕阳已经西斜。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号紫微,唐代中晚期诗人,擅长五言诗与七言诗。他的作品多描写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又沉郁,具有浓厚的人生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建康》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建康的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国家衰亡、时局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建康》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人心的惆怅。首联“潮平远岸草侵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潮水与草木相融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感觉。紧接着,诗人转入历史的沉思,提到东晋的衰亡,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提及“庾舅已能窥帝室”,这是对庾信的讽刺,暗指文人虽有才华却难以改变政局的无奈。而“王都还是预人家”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痛,王都的繁华背后是无数平民的艰辛。
接下来的意象如“山寒老树啼风曲”和“泉暖枯骸动芷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映衬人的心境,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欲起九原看一遍”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过往的怀念,而“秦淮声急日西斜”则以急促的水声和斜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紧迫感,令人不禁思考人生的短暂与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建康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亡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最终引发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庾舅”指的是谁?
A. 庾信
B. 王羲之
C. 陶渊明
D. 杜甫
“欲起九原看一遍”中“九原”指的是什么?
A. 山川
B. 塔陵
C. 墓地
D. 河流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对国家衰亡的感慨
C. 对个人感情的抒发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建康》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