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秋夜》

时间: 2025-05-01 22:09:58

诗句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

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9:58

原文展示:

《长安秋夜》
作者: 罗隐

远闻天子似羲皇,
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
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
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
九衢双阙夜苍苍。

白话文翻译:

远远听说天子如同古代的羲皇,
偶尔离开渔乡,来到帝王之都。
五等列侯之间没有熟悉的旧友,
只有一枝仙桂承受着风霜的侵袭。
灯火倾斜,短小的火焰烧着我的鬓角,
漏壶滴响,寒冷的更替让我感到愁肠百结。
归家的计划不知道自己已经老去,
九条大街和双阙在夜色中显得苍苍茫茫。

注释:

  • 羲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象征着贤明的统治者。
  • 渔乡: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指江湖水乡。
  • 五等列侯:古代封建制度中对侯爵的等级划分。
  • 仙桂:象征高洁的品德和理想,桂树在古代文人中被视为象征。
  • 灯欹短焰:灯火倾斜,火焰短小,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漏转寒更:漏壶滴水,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寒冷的夜晚。
  • 九衢双阙:长安的主要街道与皇宫,象征繁华与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允中,号蘅塘退士,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雅,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秋冬季节的凄清与孤独。

创作背景
《长安秋夜》创作于罗隐远离故乡,身处长安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长安秋夜》通过对长安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远闻天子似羲皇”,通过羲皇的比喻,表现了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但随即转入到自己在长安的孤独境地中,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在描写中,诗人提到“五等列侯无故旧”,这反映了他在权贵云集的长安中感到的孤立。诗中提到的“一枝仙桂有风霜”,不仅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也暗示着他的无奈与困境。灯光的倾斜和短小的火焰,恰如诗人那孤独的心境,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深刻地揭示了诗人身心的疲惫和对人生的思考,营造出一种令人沉思的氛围。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闻天子似羲皇:远方传来的消息,天子与古代的贤明君主相似,暗示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
  • 偶舍渔乡入帝乡:偶然离开自己平静的生活,来到繁华的长安,表现出对旧生活的怀念。
  • 五等列侯无故旧:在权贵的世界中,没有熟悉的朋友,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一枝仙桂有风霜:桂树象征高洁,风霜则暗示经历的艰辛,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灯欹短焰烧离鬓:灯光倾斜,火焰短小,暗示生命的脆弱,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 漏转寒更滴旅肠:时间流逝,寒冷的夜晚使诗人感到愁苦,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 归计未知身已老:归家的计划尚未成形,自己却已年老,展现出一种不甘与无奈。
  • 九衢双阙夜苍苍:长安的街道和皇宫在夜色中显得苍茫,象征着孤独和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子比作羲皇,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对仗:如“灯欹短焰”和“漏转寒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仙桂、灯火、漏壶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子:象征权力与地位。
  • 羲皇: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仙桂:象征高洁和理想。
  • 灯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漏壶:象征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安秋夜》的作者是谁?

    • A. 王之涣
    • B. 罗隐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什么?

    • A. 乱世
    • B. 理想的统治者
    • C. 战争
  3. “五等列侯无故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快乐
    • C. 生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长安秋夜》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的情感,但罗隐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则更具历史感与时代的沉重感。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 李白《诗词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资料
  • 《唐诗三百首》及其研究分析
  • 罗隐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子进示怀玉诗卷有归途见怀恨不同游二诗次韵 过潼川之飞乌县见余干丞相题驿舍诗有感次韵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 呈子肃三首 其一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诗次韵报之 赋辰州东园水乡 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 题船子和尚图 昨日绝湖颇危追赋二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绿林赤眉起义 竹字头的字 想方设计 面字旁的字 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头铁臂 诏筵 飞檐走壁 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世徇俗 泼言语 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黯然魂消 匸字旁的字 敢不承命 包含映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桃园结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