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9:58
《长安秋夜》
作者: 罗隐
远闻天子似羲皇,
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
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
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
九衢双阙夜苍苍。
远远听说天子如同古代的羲皇,
偶尔离开渔乡,来到帝王之都。
五等列侯之间没有熟悉的旧友,
只有一枝仙桂承受着风霜的侵袭。
灯火倾斜,短小的火焰烧着我的鬓角,
漏壶滴响,寒冷的更替让我感到愁肠百结。
归家的计划不知道自己已经老去,
九条大街和双阙在夜色中显得苍苍茫茫。
作者介绍:
罗隐,字允中,号蘅塘退士,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雅,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秋冬季节的凄清与孤独。
创作背景:
《长安秋夜》创作于罗隐远离故乡,身处长安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孤独与无奈。
《长安秋夜》通过对长安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远闻天子似羲皇”,通过羲皇的比喻,表现了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但随即转入到自己在长安的孤独境地中,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在描写中,诗人提到“五等列侯无故旧”,这反映了他在权贵云集的长安中感到的孤立。诗中提到的“一枝仙桂有风霜”,不仅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也暗示着他的无奈与困境。灯光的倾斜和短小的火焰,恰如诗人那孤独的心境,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深刻地揭示了诗人身心的疲惫和对人生的思考,营造出一种令人沉思的氛围。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安秋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什么?
“五等列侯无故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长安秋夜》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的情感,但罗隐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则更具历史感与时代的沉重感。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