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7:17
石桥龙行甲台山,
吼雷喷雪透玉关。
石梁拟伦固未易,
龙渊埒美犹良艰。
风神凛凛耸毛骨,
如在天外非人间。
昔闻今见未曾有,
游人何嗟行路难。
石桥如龙蜿蜒在甲台山上,
雷声轰鸣,雪花飞舞透过玉关。
石梁的结构本就难以拟比,
龙渊的美景仍然难以到达。
风神凛凛,令人毛骨悚然,
仿佛置身天外,不似人间。
过去听闻,今天所见从未有过,
游人何必叹息行路艰难。
作者介绍:包恢,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游览时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甲台山时,受到自然景观的震撼,表达了对雄伟石桥和周围环境的感慨。
《天台石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以石桥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甲台山的雄伟与壮丽。诗的开头用“石桥龙行”形象地描绘了石桥的蜿蜒曲折,生动地将桥与龙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气势。
接着,诗人以“吼雷喷雪”描绘了山中气候的剧烈变化,仿佛能听到雷声和看到雪花的飞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这里的“雷”和“雪”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山的雄伟与险峻。
在“昔闻今见未曾有”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与赞美,展示了他对这里美景的独特体验。最后一句“游人何嗟行路难”则流露出对游览艰难的无奈,暗示了美丽与艰辛并存的道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石桥比作龙)、拟人(风神凛凛)、夸张(吼雷喷雪)等手法,使诗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揭示了美与艰难并存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石桥龙行”比喻什么?
“昔闻今见未曾有”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