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声甘州·记年时》

时间: 2025-05-06 00:57:05

诗句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

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

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

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

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

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

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05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记年时
作者:赵文(宋代)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
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
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
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
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
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
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年,曾在马背上直上青云,如今却衣衫华丽,神态自若。
我问你归来有什么?春风满天下,温暖人间。
听说金銮殿上召见,风采动人,令人惊艳。
宰相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有几人白发苍苍。
梅雨和槐风清新滋润,正如天空中的星星,照亮了龙湾。
我在经纶的余暇,游览紫芝山。
想起江南百姓的生活,何尝不是封藏奏章于九重天之上。
须相信,行善济世,便是长生不老的仙丹。

注释

  • 衮衣:古代帝王的华丽服饰,这里指代荣耀或高官。
  • 金銮:指金銮殿,古代皇帝的宫殿,象征权力与地位。
  • 朱颜:指面色红润,常用来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状态。
  • 梅雨槐风:梅雨季节的细雨和槐树的清风,象征清新与滋养。
  • 九重关:指天子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控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优雅。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记年时》写于赵文对往年生活的回忆,结合对现状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记年时》以“记年时”开篇,直接引入了对过往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赵文通过“快马上青云”的意象,描绘出过去的奋斗与理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而今衮衣还”则暗示着如今的安稳与荣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悟。

接着,诗中提到“问公归何有”,引出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春风的温暖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把囊封奏上九重关”则暗示了对政治的无奈与百姓的困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的最后部分,强调“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表达了对善行与正道的信仰,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善心与行善才是获得长久幸福的关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是一篇充满智慧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安稳,形成对比。
  • “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描述权力的吸引力与个人的追求。
  • “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感叹于官场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 “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描绘自然之美,以慰藉心灵。
  • “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游历的乐趣。
  • “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对百姓困境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 “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强调善行的重要性,表达理想与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万斛”比作温暖与生机,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音律上严谨,形成美感,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梅雨、槐风、台星)来反映内心情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结合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百姓困境的关注以及对善行的崇高信仰,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追求。
  • 衮衣:象征荣耀与地位。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梅雨:象征清新与滋润。
  • 九重关:象征权力与束缚。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快马上青云”是指什么? A. 追求理想
    B. 生活安稳
    C. 权力的象征

  2. “把囊封奏上九重关”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权力的向往
    B. 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歌最后提到的“便是仙丹”指的是什么? A. 善行的重要性
    B. 长生不老的药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对比

  • 赵文《八声甘州·记年时》 vs 苏轼《水调歌头》:两者均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探讨人生的变迁与哲理,但赵文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而苏轼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的世界:宋词的魅力与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挽黄祖勉三首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重午酒边四句书宜晚 夜窗书怀 游慈云分韵得是字 雨后雪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次韵梅山弟感时 挽董帅干二首 宝鼎现·问今何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浆米酒 一曲之士 撑突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沈哀 死且不朽 歌舞升平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条集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业字旁的字 蚁堆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狂风怒号 君辱臣死 羽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