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风》

时间: 2025-04-29 18:56:18

诗句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

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

彼州之赋,去汝不顾。

此州之役,去我奚适。

一邑之水,

可走而违。

天下汤汤,曷其而归。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

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6:18

原文展示: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
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
彼州之赋,去汝不顾。
此州之役,去我奚适。
一邑之水,可走而违。
天下汤汤,曷其而归。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
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白话文翻译:

今天为什么不快乐呢?幸好这个时候没有战争。不必说已经困顿了,仍然可以生存。那边的赋税,与你无关;这边的战争,跟我有什么关系?一座城市的水流,可以绕过而不去。天下波涛汹涌,我又该何处归去?喜欢我的衣服,享受我的饮食。无须考虑百年长远,暂时乐享一日。

注释:

  • :何,为什么。
  • :快乐,欢乐。
  • :幸好,侥幸。
  • :战争,战斗。
  • :困顿,处于困境。
  • :那边,指代其他地方。
  • :赋税,税收。
  • :何,何处。
  • :城市,城邑。
  • 汤汤: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
  • :返回,归属。
  • 百年:指长久的时间。
  • :姑且,暂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诗歌闻名,强调文辞的简练和思想的深刻。韩愈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主张儒学,反对佛教和道教对社会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虽然表面上乐观,但内心却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中表达了个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快乐的追求,以及对战乱和赋税的无奈。

诗歌鉴赏:

《古风》展现了韩愈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中以“今日曷不乐”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当下局势的疑惑与不满。紧接着,作者提到“幸时不用兵”,尽管生活困顿,至少没有战争的威胁,这一对比中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彼州之赋,去汝不顾”一句,表达了对不同地方赋税的无所谓态度,反映了个人与外界的疏离感。接下来的“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则由水流的奔腾引申出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的缺失。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对衣食的满足,强调了当下生活的享受,暗示着对未来的无所畏惧。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观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曷不乐:质问今天为何不快乐,表明一种内心对生活状态的疑惑。
  2. 幸时不用兵:感叹当下和平,但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担忧。
  3. 无曰既蹙矣:即使生活困顿,不必过于忧虑,依然有生存的希望。
  4. 彼州之赋,去汝不顾:强调与他地的赋税无关,突出个人的独立性和无奈感。
  5. 此州之役,去我奚适:对当下战争的漠视,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6. 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利用水的流动性来象征人生的抉择与方向。
  7. 天下汤汤,曷其而归:用水的汹涌比喻社会的动荡,表现对归属的迷茫。
  8.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强调对现世享乐的珍惜。
  9. 无念百年,聊乐一日:表达对长远的无所谓,强调当下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流动,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赋”、“役”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诗人通过抒发对快乐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表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现实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流动与无常,反映出诗人在复杂社会中对自我归属的追寻。
  • 衣服、饮食:代表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强调当下的享受与满足。
  • :暗示战争,象征着动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今日曷不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今天为什么不快乐
    • B. 今天很快乐
    • C. 今天有战争
    • D. 今天有赋税
  2. “天下汤汤,曷其而归”中的“汤汤”是指?

    • A. 生活的富足
    • B. 水流的汹涌
    • C. 战争的激烈
    • D. 赋税的繁重

答案:

  1. A. 今天为什么不快乐
  2. B. 水流的汹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古风》更加强调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个人的反思,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反映了唐代诗人多元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文观止》
  • 《韩愈诗文集》

相关查询

水龙吟(寄陆放翁) 呈陈总领五首 赠永嘉张相士 谒易司谏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醉中寄王子林 小桃红/连理枝 在襄州作 寄吕英父 六州歌头(美人指甲)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深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士 饥来吃饭 包含咔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口字旁的字 趋之如鹜 谈虎色变 驱山 皿字底的字 灭门刺史 鱼字旁的字 救焚拯溺 争强显胜 马嘉理案 长字旁的字 乏结尾的成语 虚文缛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