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7:59
李花二首
作者: 韩愈 〔唐代〕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清晨走进西园,看到几株梨花盛开,显得有些骄傲。
旁边有一株李花,颜色黯淡,仿佛在含泪叹息。
我问它,却不肯告诉我原因,只是在树下绕了个圈,直到太阳西斜。
忽然想起之前路过这棵树时,正好看到它初放的花苞。
可惜趁着酒兴没有留下记录,未能看到它的玉枝和霜花。
我为你流下泪水,却无法驱散那车马的阴影。
东风吹来,却无法解开我心头的愁苦,苍茫的夜气将我遮挡。
夏天的冰盘上,青色的果实娇嫩脆弱,忍不住将花瓣斥去。
春天来临,天地间争相奢华,洛阳的园苑更是繁花似锦。
谁将平地上的万堆雪,雕刻成这连绵的花海?
阳光照耀,红色的光辉还未完全到来,明月也暂时隐没。
夜里,张彻投身卢仝的怀抱,乘云共赴玉皇的宫殿。
长姬的香气在四周环绕,白色的裙裳和绸带无差别地排列。
静静地洗净妆容以奉献,唯独我不愿意显示牙齿。
清凉的寒意透骨,心中思虑无从排解。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内容丰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时期。韩愈通过对梨花、李花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李花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李花与梨花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诗中描绘的梨花骄傲、李花黯然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李花的怜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韩愈通过“问之不肯道所以”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法把握。他的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对美的向往,又有对失去的惋惜。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成了一幅春天花海的美丽画卷,展示了诗人在春光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李花和梨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愈的《李花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