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陈给事书》

时间: 2025-05-01 04:04:27

诗句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

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

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

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

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

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

退而喜也,以告于人。

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

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

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

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不敏之诛,无所逃避。

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

《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

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4:27

原文展示:

与陈给事书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

白话文翻译:

韩愈再次拜见阁下,已经有很多年了。起初我也曾因一句赞誉而感到受宠若惊。因为贫穷,奔波于衣食之间,无法朝夕相见。后来,阁下的地位日益尊贵,门前伺候的人也越来越多。地位越高,卑微的人就越被隔离,伺候的人越多,关爱就越广泛,但感情却不专一。我也没有进一步修身,文才却日益出名。道德没有提升,贤者就不会与我为伍;而与我同进的人则会忌惮我。最初因日常的疏远,加上心中不专的期望,以及与我不相干的人的心情,听了那些嫉妒我的人的话,因此阁下的庭中再也没有我的身影。去年春天,我曾试图拜见阁下,阁下的表情温和,似乎有所关心,言辞中也显露出对我的关心,我心中高兴,告诉他人。之后,像东京娶妻一般,又无法朝夕见面。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又试图拜见阁下,却发现阁下的神情冷漠,似乎对我的愚蠢不屑一顾,言辞间似乎也不想接纳我的情感。我退去后心中感到恐惧,不敢再去拜见。如今我释然了,恍然大悟,觉得阁下的冷漠,正是我不能继续与之交往的原因,而阁下的冷淡,也正是想要表达的意思。我的愚昧无法逃避,不敢继续拜见,只能自我疏远。于是我在此献上我所写的十首诗,作为一卷,并附上标轴。送给孟郊的序言一首,纸张粗糙,没有装饰。皆有涂改的地方,急于解释而感到羞愧,无法再等着重新书写。阁下可以取其大意而省略礼节。我对阁下感到恐惧,再次拜上。

注释:

  • :韩愈的自称。
  • 阁下:对对方的尊称。
  • 贫贱:指生活贫困。
  • 衣食于奔走:为生计奔波。
  • 日益进:越来越多的人来伺候。
  • 道不加修:指没有进一步修身齐家。
  • 贤者:有德之人。
  • :忌妒、忌讳。
  • 温乎其容:面容温和。
  • 邈乎其容:面容冷漠。
  • 释然悟:恍然大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他的诗歌、散文均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本书信写于韩愈与陈给事之间,由于韩愈的地位逐渐上升,而陈给事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两人之间的交往逐渐疏远。信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与陈给事书》是一篇充满情感的书信,通过韩愈对自己与陈给事关系变化的回顾,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深刻的思考。书中不仅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中地位差异带来的隔阂的无奈。韩愈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敬重,同时也在自我反省中揭示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文中,韩愈提到“贫贱”和“衣食于奔走”,这不仅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随着地位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情感的专一性也受到考验。韩愈深刻地意识到,地位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富足,还有人心的疏远。

书信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对陈给事的描写,韩愈传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敏感与脆弱。他的自省与反思,折射出的是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韩愈向阁下致敬,表明与其交往已久。
  2.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起初曾因一句赞誉而感到荣幸。
  3. 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因生活贫困,无法每天见面。
  4.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随着阁下地位的提高,伺候的人越来越多。
  5. 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自己未加修身,而文才却逐渐有名。
  6. 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因此阁下的庭院中再无我的身影。

修辞手法

  • 对比:韩愈通过对自己与阁下地位变化的对比,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 排比:使用了多处排比手法,增强了语气的紧迫感和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篇书信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地位和权势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阁下:象征着地位与尊重。
  • 贫贱:象征着个人的局限与困境。
  • 伺候: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在书中提到自己与阁下的交往有多少年?

    • A. 十年
    • B. 五年
    • C. 多年
    • D. 二十年
  2. 韩愈对自己的文才感到如何?

    • A. 不满意
    • B. 自谦
    • C. 自豪
    • D. 不在意
  3. 韩愈表达了对友情的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珍惜
    • C. 不在乎
    • D. 忘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韩愈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但韩愈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抒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全集》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菩萨蛮 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凤孤飞·一曲画楼钟动 归田乐 醉落魄/一斛珠 南乡子 丑奴儿 木兰花 玉楼春 河满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威动海内 彐字旁的字 惊世震俗 牛字旁的字 珍具 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随俗为变 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屁的成语 一概而论 髟字旁的字 浸微浸灭 彑字旁的字 勤诚 齊字旁的字 榆次之辱 谢奠 撑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