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32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吴文英 〔宋代〕
凭高入梦,摇落关情,寒香吹尽空岩。
坠叶消红,欲题秋讯难缄。
重阳正隔残照,趁西风不响云尖。
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
暗省长安年少,几传杯吊甫,把菊招潜。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
乌纱倩谁重整,映风林钩玉纤纤。
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
登高时,我凭栏而立,仿佛进入梦中,思念之情随风摇曳,淡淡的寒香在空山中渐渐消散。
树叶纷纷坠落,红色已然消逝,想要写下秋天的信息却难以言表。
重阳节的阳光与残照隔着,借着西风,轻声不语,云尖悄然无声。
夜幕降临,我凝视着远处的残山,山色在水中洗涤,剩余的水面如同打开的闸门。
我暗自回忆起长安的青春时光,几次举杯悼念故人,邀请菊花陪伴。
年岁渐长,我依然游历于江湖,心却随飞雁飞向南方。
那身上的乌纱帽,谁又能为我重新整理?在风中,映衬着林间的微光,宛如玉纤维般轻柔。
漏声响起,星河入画,映照在檐角之下。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庐山,南宋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通过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对往昔的怀念,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体现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吴文英的《声声慢》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词以“登高”为引子,起初描绘了高处的孤寂与静谧,渐渐引入对过去的回忆与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开篇“凭高入梦”便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虑,接着“寒香吹尽空岩”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萧条之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在对重阳节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将节日与个人情感结合,重阳不仅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
如“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邃。最后的“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更是将这一切升华至宇宙的广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的宁静。
全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细腻丰富,体现了吴文英在词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香”所指的是:
A. 春天的花香
B. 秋天的香气
C. 夏天的清香
D. 冬天的雪香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句中的“飞雁”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自由与追求
C. 家乡
D. 责任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A. 描绘自然景色
B. 直接叙述
C. 使用典故
D. 讲述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吴文英的《声声慢》,感受其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