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中过玉遮山(二首)》

时间: 2025-05-04 12:20:33

诗句

松头急风回,飞雨不到面。

何处豁清愁,千山一人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0:33

原文展示:

松头急风回,飞雨不到面。何处豁清愁,千山一人见。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的顶端,急促的风在回旋,飞来的雨水却打不到我的脸。此刻我在何处才能驱散心中的忧愁呢?千山万水中,只有我一个人在静静地看着。

注释:

  • 松头:松树的顶部。
  • 急风回:指迅猛的风在松树间回旋。
  • 飞雨:指迅速而轻盈的雨水。
  • :通“豁达”,意为开阔、明朗。
  • 清愁:指清淡而愁苦的心情。
  • 千山一人见:千山万水中,只有自己一个人能看到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年),明代诗人,字季升,号静庵,浙江绍兴人。高启是“明初三大家”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高启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之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

《雨中过玉遮山》是一首表现孤独与忧愁的抒情诗。诗中描绘的是一个雨天的山林场景,急风与飞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自然画面,生动而富有张力。然而,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孤独与愁苦。松头的急风与飞来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急风在自然界中显得活跃而自由,而飞雨却无法触及诗人的脸庞,暗示着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心灵的封闭。

诗的最后一句“千山一人见”,从广袤的自然中回归到内心的孤独,强调了诗人独处的感觉与对内心愁苦的无奈。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唯美而又忧伤的情感,展现了高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诗的意象虽简洁,却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头急风回:描绘出松树顶端的风在急速回旋,展现出一种动感与自然的力量。
  • 飞雨不到面:强调飞雨虽近,却似乎与自己无缘,表现孤独感。
  • 何处豁清愁:询问自己何处能消解心中的愁苦,表现出对内心安宁的渴求。
  • 千山一人见:在辽阔的自然中,只有自己独自在此,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与雨比作诗人内心波动的象征。
  • 拟人:风与雨似乎在与诗人进行对话,强化情感的传递。
  • 对仗:诗句中“急风回”和“飞雨不到面”形成了对比,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孤独与清愁的主题。它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个体在广阔天地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头: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急风:象征动荡与变化。
  • 飞雨:象征无常与无法触及的心情。
  • 千山:象征遥远与孤独的距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头急风回”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宁静
    • B. 动感
    • C. 悲伤
  2. “飞雨不到面”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亲近
    • B. 隔绝
    • C. 喜悦
  3. 诗的最后一句“千山一人见”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自豪
    • B. 诗人的孤独
    • C. 诗人的快乐

答案:

  1. B. 动感
  2. B. 隔绝
  3. B. 诗人的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高启的《雨中过玉遮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自然景色中的孤独与思考,但高启更强调内心的愁苦,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恬静的自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哲理与审美。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萧山山行 青丝马 雨中花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 题杂画卷子 九日舟行至桐庐 杂诗四十首 其四十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五 采莲歌 其六 春兴七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包含邪的词语有哪些 罗计 横冲直闯 弋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连茵 眷忡 犀燃烛照 田月 感激不尽 幾字旁的字 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破家为国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豕字旁的字 师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